青年面如菜色,拿出自己帶來的午飯,一個小小的菜饃,冷硬干巴,就這么吃了起來。
碎渣掉了一地,看起來是真的有些凄慘。
謝昭盯著他看了一會兒,忽然愣了一下。
青年正在擦手,擼起來的袖子手腕處,有一個紅色硬幣大小的斑點。
他之所以注意到,是因為這斑點形狀十分奇特。
像是一個小蝌蚪,有一條尾巴,看起來很是惹眼。
謝昭看了片刻,腦袋忽然閃過了一篇報道。
哎!
他想起來了!
上輩子,他有次從杭城回江城,在江城落腳,呆了幾天,早上起來買報紙,就看見了這張圖片。
報紙采訪的是江城的一個著名作家。
可以說得上是九十年代,江城最出名的一個。
所連載的小說,雜文等等,全都在江城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和反響。
大致的內(nèi)容,謝昭掃了一眼,記得不太清楚。
總歸就是一些創(chuàng)作過程的不易,還有自己生平等等。
他不愿意露臉,但是配圖卻是這樣一個胎記。
作家說,這個胎記是他出生時就有的,小時候因為它,遭受不少嘲笑,可他一直堅定認為,這是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
所幸,他做到了。
通篇下來,極其勵志。
當年他連載的小說,謝昭剛好也看過,光怪陸離,自成世界,因此這篇報道,謝昭額外留意了一下。
這么多年,內(nèi)容忘記了,可那個胎記的圖片,他卻記得極其清楚。
謝昭放下了筷子。
他盯著青年,腦袋里仔細回想了一下當時的報紙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