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dāng)他點評自家兒子的一篇文章時,評語和文章不小心先后流露到民間,讀書人自然是爭先恐后去圍讀的。
“這個江蕓是誰,小小年紀(jì)有如此善心?!?/p>
“自己沒錢還能去幫助別人,真是好樣的?!?/p>
“怪不得他能求得菩薩心軟,一覺睡醒,枕頭便多了他一百四十九兩?!?/p>
“不過揚州竟然受災(zāi)了,死了不少了。”
“怎么一點消息也沒有。”
揚州受災(zāi)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在京都流傳開來。
也不知是誰說起三個月前,揚州通判為了給自己母親過八十大壽,竟然還花費百金,時間點和受災(zāi)時間相差無幾。
流言越傳越廣,甚至還有人說馮忠不理會災(zāi)民是因為揚州好像來了一個了不得的人物,但具體是誰,卻又死死打聽不出來。
一時間民怨沸騰,甚至有讀書人給通政司遞了折子,要求徹查此事。
太祖設(shè)立通政司,賦予了“通達下情,關(guān)防諸司出入公文,奏報四方章奏,實封建言,陳情伸訴及軍情聲息災(zāi)異等事”的重任。
這個衙門在洪武、永樂、洪熙、宣德四朝時受朝廷重視,權(quán)勢極盛,但到正統(tǒng)初年,英宗幼年登基,慢慢沒落了,但隨著今上勤政,這個衙門又慢慢有了新的活動苗頭。
這份折子就這么遞了過來。
通政司使覺得有戲,但也怕得罪人,就推給性格嚴(yán)肅,不茍言笑的左通政元守值。
元守值秉性樸魯,原本正在收拾行李準(zhǔn)備去巡視居庸關(guān)和紫荊關(guān)等地,看到那封折子也覺得揚州知府太不靠譜了,也不管背后的彎彎道道,直接把這事接了過去。
他不敢耽誤,連夜寫了一道折子把揚州知府,揚州通判等人罵的狗血淋頭,就差叫他們以死謝罪了。
這份折子突然暢通無阻地送到朱佑樘案頭。
——畢竟揚州真是一個富裕的好地方啊。
朱佑樘看著桌子上堆成山的折子,氣得腦殼疼,正準(zhǔn)備發(fā)落,又突然想起上高郡王還在揚州,那口氣就生生忍了下來。
一旦處置了馮忠,萬一這人混不吝把上高郡王私離封地的事情抖落出來,朝廷上一定又是一片彈劾,一旦說起藩王,百官就激動起來,他一點也不想處理這些罵戰(zhàn)。
頭疼,實在頭疼。
“他怎么還沒回去?”他煩躁說道,“給寧王送信了沒?還不把人領(lǐng)回去。”
錢能小心說道:“聽說寧王病的厲害,許是實在沒有精力了?!?/p>
朱佑樘心中一軟:“找人送些補品給他,好好照顧身子才是。”
錢能連連稱是。
“先發(fā)著吧。”他最后說道,“讓內(nèi)閣留下不發(fā),等人回去了,我再去收拾這些人。”
“陛下,娘娘今早請了太醫(yī),說身子不舒服?!卞X能趁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