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熱鬧的生機已經(jīng)許久沒見了。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崩柩瓊鞒嬉髡b著,深吸一口氣,感受著初夏的風落在臉上,帶著濃重的水汽,“揚州江南水鄉(xiāng),真美啊。”
等了半天也沒聽人附和,他一扭頭,就看到江蕓蕓正在跟著樂水和誠勇左右轉(zhuǎn)著。
“這是什么?”
“這個叫紙閣?!闭\勇正動手插著細長竹條,笑說著,“先搭好架子,在用紙布糊起來,遮擋三面和頭頂,前面在掛上輕紗帷幔,再在里面鋪上毯子,您坐進去不曬還舒服?!?/p>
江蕓蕓繞著這個東西轉(zhuǎn)了一圈,隨后說道:“聽上去有點像帳篷,讓我也來試試。”
誠勇誠惶誠恐地拒絕了。
“你今日是來扎紙閣的嗎?”背后傳來黎循傳幽幽的聲音。
江蕓蕓笑說著:“扎紙閣怎么不是風景,格物致知,總歸不會錯,你動手扎過這個嗎?”
黎循傳搖頭。
“那一起來試試,我覺得怪有趣的,這東西這么風雅,可有什么典故?!苯|蕓好奇問道。
“宋末元初的小說《武林舊事》中有記載,說宋孝宗為了太上皇能在錢塘觀潮時能更舒服,在岸邊搭五十間觀潮屋,此后高門豪民爭相效仿,接連二十余里,遠遠看去好像江面也鋪了彩錦1。”
“它不是叫紙閣嗎?”江蕓蕓見黎循傳弄個竹子也手忙腳亂的,連忙上去搭把手。
黎循傳哀怨說道:“觀海就叫觀潮屋,看雪也可以叫觀雪庵,賞花就說就花居,各有各的說法?!?/p>
“那我們今日叫什么,你可得仔細想象了?!苯|蕓笑著把文藝小少年打發(fā)走。
黎循傳眼睛一亮,站在一側(cè)凝思苦想:“今日算是看龍舟還是踏青,叫尋龍閣,還是瞭春塔,我們在高處,叫登高梯也是極好的。”
江蕓蕓忍笑,繼續(xù)搭紙布。
江渝跟在她身邊打轉(zhuǎn),也背著手在邊上打轉(zhuǎn):“這個好大只?!?/p>
“長九尺,闊八尺,高七尺?!闭\勇笑說著,“渝小姐小心不要碰到竹刺?!?/p>
江蕓蕓見江渝還是舍不得走,便掏出一塊纏糖哄道:“渝姐兒現(xiàn)在還小,現(xiàn)在還幫不上忙,不如去看看樂山在做什么,提著好大一盒東西?!?/p>
江渝眼睛一亮,含著糖,蹦蹦跳跳朝著樂山跑去:“你這個盒子好大哦,這是什么。”
“這個是提盒?!睒飞秸褞讉€碩大的盒子從馬車后面抱下來,猶豫一會兒解釋著,“這個盒子分為兩層,下面一小層會放酒杯、酒壺,箸子等,上面為是大層,又分為六個部分,這個四格是用來放瓜果小菜的,每格可以放六碟東西,這兩格是大格,三小姐愛吃的魚和肉就在這里,每格可以裝四碟2?!?/p>
江渝聽得嘖嘖稱奇,夸道:“你真厲害?!?/p>
樂山抿唇笑了笑,下意識看向江蕓蕓。
江蕓蕓也正對著他笑著點了點頭。
樂山心中立刻一喜,二公子看不出喜好,好似除了讀書對什么都不太熱衷,他有心討好,卻也不知從何下手,今日算是明白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