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百姓家里有點米,拿出來賣,通通都被糧商用極高的價格收走了。
原本還在觀望的部分汾城商人,終于坐不住跟著南敞手下混點湯水吃。
只有郡王妃手下三成不到的商人沒有動,但這些商人無不有怨言,郡王妃阻礙自家人發(fā)財。
郡王妃頂著所有人壓力命令不許投機,否則踢出汾城。
就這樣兩天后的一個夜晚。
一升米已經漲到一百二十文。
由于從兩個港口船只,造成擁堵,南敞不得不親自上船指揮,邊城兵也開始負責幫忙押送糧食。
回來時,則是一船的布鹽還有黃金銀子。
看得人眼紅。
南青坐在酒樓喝茶,看著各大糧鋪依舊熱火朝天,大梁商人負責押韻的運糧站同樣火爆。
她覺得差不多了。
“接下來,我們放出風聲,說搶購余下的糧食,是為了防止糧荒?!?/p>
郡王妃很快吩咐下去。
大街上劉衡帶著御衛(wèi)軍開始強行沖進糧鋪,買糧食,買不到也不給別人買。
有糧商拼命把糧食往自家地窖里放,專門囤到超過一百五十文再投放,哪怕降價他們都有得賺,因為他們收的時候可是十文一斗的時候。
不愁不賺錢。
漸漸地很多商人都反應過來,反正糧價還會繼續(xù)漲,不如抄底囤倉,等三公子的軍船做生意回來,他們再送過去。
于是港口的碼頭運糧的次數逐漸減少。
甚至還傳出雁南王都跟著發(fā)天價糧的財,因為收購不成,惱羞成怒不讓其他糧鋪賣。
只有三公子和吳府還在賣,其他人紛紛擠去吳府賣糧食。
此時,汾城的各項物價已經捅破天了。
趙家轄區(qū)收糧的速度開始放緩,糧食價格停留在一百一十五文一升的價格。
南青猜到趙家在外面穩(wěn)定價格了。
他們也不想當冤大頭。
她就知道自己機會來了:“劉衡封住吳府的碼頭,順便派人去官府檢舉,就說地方軍隊參與行商倒賣天價糧食,違背大姚王法,按律立斬不赦。”
“等吳府的船隊回來不許他們靠岸,敢靠岸,你就射他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