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情侶想要拍攝照片以后當結婚照用的。
寧向星表示膠卷沒那么多了,而且結婚照是有背景和尺寸要求的,去專門拍照的地方比較好。
所以到最后,寧向星只給幾個七十歲上下的老人拍了照片。
穆原好奇,結婚照真有要求嗎?
寧向星看身邊沒人了,低低解釋?!澳鞘墙杩?,現(xiàn)在結婚證上貼照片的人都不占一半呢,好些人結婚證都下來了,照片位置一直空著,
主要是我隨便答應給人拍照,你信不信等下全大隊都來找我拍照,膠卷不膠卷還是一回事,這拍攝全大隊還要能用的照片,得累死我?!?/p>
收費又不能收費,免費了大家反而還會要求更多,你信不信。
信。
穆原今天心情格外暢快,都想抱著寧向星轉(zhuǎn)圈圈了。
兩人推著自行車回了家,整個家的衛(wèi)生都是穆原干的,他還干得特別快樂、起勁。
明明還有柴火,他非說不夠干,又去山上折了干柴枯枝回來。
寧向星:……
這一身牛勁兒是一點都沒少啊。
車子下鄉(xiāng),穆原得教幾天。
寧向星在忙小女孩們上學的事,倒是想了幾個主意。
記得他曾經(jīng)看過書店雜志一篇文章,說的是一些教育沒有普及的地方,男尊女卑思維根深蒂固,出現(xiàn)了救災物資多數(shù)傾斜向男性群體的情況,為了盡量避免,是更愿意讓女性出來領取物資。
是不是真的無從考究,但按照這個設定來算,這么做的原因大概是兩個。
一,女性攻擊性弱,且攻擊救災人員的可能性也小,能相對保障救災人員的人身安全。
二,不是所有國家都會禮讓尊重女性,有些地方的文化就那樣,改變不了那種尊卑的畸形環(huán)境,只能讓女人小孩有些用處,比如只讓她們出來領吃的,最起碼她們能靠著這個用處多幾口飯吃,能存活下來。
所以寧向星借鑒這個沒辦法的辦法,來作為攻破林毅這個屢上屢挫敗的困境。
比如每個月給女孩子考試,累積積分,積分可以兌換東西。
其中積分五成來自孩子學習,五成來自于老師家訪對家庭重不重視教育的評分。
卻又設置門檻,比如積分中家庭平分低,那些獎品就降級。
既能提高那些女孩子進學的頻率,也能壓制一下那些家長表面一套背面一套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