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天下第一雄關(guān),此時的嘉峪關(guān),并未受到戰(zhàn)禍侵襲。
因為地處河西走廊的咽喉上,是連接西域諸國的必經(jīng)之路,一直是絲綢之路的要塞。
兩千年下來,嘉峪關(guān)早已不是一座關(guān)城那么簡單。
軍戶后代在此扎根生息,來往行商歇腳落戶。
從而衍生出一座繁盛大城。
光是茶肆、酒樓、鋪戶就有上千家。
晚清時,嘉峪關(guān)更是成為西域諸國與內(nèi)地的通商口岸。
所以即便過去百十年,城門外絡(luò)繹不絕的行商中,絲毫不缺乏中亞或者俄國面孔。
也因如此,所以他們一行隊伍出現(xiàn)在城外時,并未如來時路上那般引起轟動,只是再稀疏平常不過。
甚至因為站在城外攔住了路,從而招來許多不滿聲。
畢竟,敢從這條路上做生意的哪一個不是狠人?
隨身背槍帶刀才是常態(tài)。
不狠別說貨物,連命都保不住。
嘉峪關(guān)城和張掖古城相隔數(shù)百里,無論地勢還是民風都極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嘉峪關(guān)屬于無人管轄地帶。
城門大開,無人看守。
這也是他們這一路上過城,頭一次沒有查看路引,以及被索要過路錢。
見慣了這世道污濁,突然如此,相反有些不太適應(yīng)。
陳玉樓騎馬穿過門樓。
一入城中。
喧鬧感便撲面而來,城中行人無數(shù),摩肩接踵,幾乎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舉目望去,城中各色面孔皆有,原本在江湖行走還略過顯眼的鷓鴣哨師兄妹三人,到了此處,反而并不稀奇。
因為扎格拉瑪一脈。
世代都不與外族通婚。
所以血脈一直保存的極為完好。
即便是最為接近漢人女子的花靈,也是鼻梁高挺,瞳孔呈現(xiàn)出淡淡的琥珀色澤,肌膚更是白皙如雪。
更別說老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