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樓卻是敏銳的從他話語中捕捉到了一個熟悉地名。
其實(shí),他一直也心存幻想。
但如今看來,金算盤大概率已經(jīng)追隨張三爺而去了。
另外,他突然記起來一件事。
當(dāng)年金算盤曾前往蜂窩山,拜托銷器李為他打造金剛傘,更是留下了一件寫著他生平往事的賬本。
如今想來。
應(yīng)該就是在楊方下山前后。
他手中那枚算珠也是這么得來。
按照小說中記載,金算盤打算前去盜掘龍嶺迷窟下古墓前,那把家傳的金算盤忽然散架,算珠崩碎一地。
他隱隱猜測到此行兇多吉少。
但從來小心謹(jǐn)慎,聰明一世,遇事反復(fù)考量的他,竟是鬼迷心竅,即便冥冥中有鬼神示警,他還是鐵了心要去盜那座唐墓。
但他那一輩人,把名聲看的比性命還要重,信奉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所以,他才將平生經(jīng)歷,事無巨細(xì),全都寫在了賬本上,再加上毀壞的純金算盤,一起封存在匣子里,寄存在蜂窩山。
想著此行僥幸不死的話。
他日去取金剛傘的話,能夠一并帶走。
要是死了。
他金算盤的名字,也能流傳于后世江湖。
之前在陳家莊,李樹國從石君山返回,送來蛟鱗重甲時,他完全沒想起來此事。
不然,也能與楊方驗(yàn)證一二。
如今只能等他日再說了。
畢竟金算盤身死一事,除了他這個開掛的知道,世上并無一人知曉。
“大師伯,您這是……”
見了塵終于從失神中驚醒。
楊方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他自小聽過太多大師伯的故事,年少時行俠仗義,劫富濟(jì)貧,之后被張三爺看中,帶回門下,得到一身真?zhèn)鳌?/p>
以摸金校尉的身份重歸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