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他歸隱避世近二十年。
常勝山形同虛設。
久而久之,也就慢慢散去。
只有陳家莊還屹立在青山良田之間。
莊子里管事之人,也從魚叔到了拐子,再變成了另外一個伙計,也是一直跟著陳家吃飯的老伙計了,手段不說太強,但勝在忠心耿耿。
陳玉樓對他也沒有太大期望。
只要照看好陳家就行。
幾十年風雨飄搖,江湖天才輩出,只不過已經(jīng)鮮少有人還記得張三鏈子、進算盤、陳玉樓、鷓鴣哨、楊方、崔老道這些名字了。
就連曾經(jīng)縱橫南北十六省的常勝山,似乎也成了一個久遠的傳聞。
對此,陳玉樓并未在意,從當初第一次吐納呼吸,感應到青木靈氣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遲早會有這樣一天。
對他來說,倒斗下墓,也從來都不是為了摸金發(fā)財,而是修行資材。
坐鎮(zhèn)君山幾十年,距離成就仙人,已經(jīng)相去不遠。
洞天之中神橋橫空,元神也已經(jīng)渡過彼岸,只差一線,便是真正的長生之身。
這一線。
不是其他,便落在了青雷竹上。
從海外歸來這些年,他幾乎日日采擷天地靈氣,化作靈雨澆灌。
如此之下,青雷竹的成長速度也堪稱驚人,如今它已經(jīng)有十多米高,綠葉如翠,大如云蓋,將云湖觀幾乎都籠罩其中。
不過。
陳玉樓仍舊沒有急著將其煉入元胎陽神之中。
而是趁著眾人盡數(shù)閉關,沖擊大境的時間里,選擇獨身一人游歷天下,這一次,他連羅浮和昆侖都不曾帶上,真正的獨行。
只不過,他并非真的是行走江湖,而是前往道家所言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十八水府,甚至五鎮(zhèn)海瀆以及十洲三島,尋找星門節(jié)點。
為了這件事。
他已經(jīng)前后謀劃了三十年。
從當初在地仙墓后穹洞石壁中看到天啟的那一刻,他便有了心思,只不過那時境界尚且低微,即便踏入元神,也難以真正做到朝游北海暮蒼梧。
但如今不同。
三十年修行,他已是神橋境修士,換成道家境界,那就是煉虛甚至合道的大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