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了下情況。
一幫人哪敢猶疑,立刻忙碌起來。
收拾行李、刷馬喂食、生火做飯。
整個營地里一派煙火氣息。
不到半個鐘頭,吃飽喝足的眾人,便再次踏上行程。
過龍?zhí)?,沿著小溪一路下山?/p>
龍?zhí)墩郎蕉?,逐水而居。?/p>
村中夷漢共居,一眼望去差不多三四十來戶人家,多是二層的吊腳樓。
因為常年有馬幫經過,那些山民對以物換物那一套極為熟稔,對他們也沒有太多敵意,熱情的邀請進寨換物。
不過。
陳玉樓一心急著追上前方馬幫。
加上隊伍里,除了明器就是糧食,哪有換取的物資。
婉拒了他們倒騰山貨的意思。
又側面打聽了下早上那支隊伍。
果然。
和他猜測的一樣是石屏商幫。
不過石屏商幫,并非一家一戶主理,而是無數個走西頭的石屏人,靠著肩挑背抬,足足幾百年時間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個龐然大物。
加上石屏走西頭,因為經營的商品不同。
從而形成了茶幫、鹽幫、煙幫以及百貨幫四大門戶,這些人統稱石屏商幫。
按照寨子山民的意思,那支隊伍做的是茶葉生意。
他們在滇南各地,收售野山茶返回鎮(zhèn)越,也就是石屏商幫的祖地,經過加工炮制制成茶餅,然后又順著茶馬古道,兜售給各地土司。
值得一提的是。
舉世聞名的普洱茶,就是經由石屏商幫的人培育而出。
也讓鎮(zhèn)越成為了普洱茶六大茶山的核心產地。
謝過龍?zhí)墩矫瘛?/p>
陳玉樓一行人快馬加鞭,沿著他們所指的路一路往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