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后,這張紙果然被呈到吳王面前。
吳王掃一眼盡是泛泛而談的空話,滿意點頭,徑直令下屬封信上呈。
甚至不叫杜宣緣過手。
他又沒有讀心術(shù),哪里知道這張紙上的內(nèi)容,是杜宣緣心中早就打過千萬次的腹稿。
見信封被送出去,杜宣緣惶恐的神色漸消,轉(zhuǎn)而變成堅定的恭敬,好似徹底被吳王折服,要老老實實為他做事。
這一切當(dāng)然被吳王盡收眼里。
可惜穆駿游不在場,否則定要在心中感慨萬千。
軍符到吳王手中,門口的看守雖然撤去,但吳王還是將山南官員軟禁在王府中,不許他們隨意外出。
還是第二日郡主棺槨入墓,才讓他們被關(guān)了這些日子后第一次出王府。
如吳王所說,福樂郡主的陵墓修建不過幾年,簡直就是個毛坯房,對于吳王而言,這樣的陵墓給福樂實在太過寒酸。
是以福樂的棺槨是往為吳王準(zhǔn)備的陵墓抬去。
那座陵墓修了十幾年,屬親王規(guī)格,豪華程度遠超郡主所能擁有的制式。
——若是吳王日后篡位得逞,福樂追封公主,這座陵墓倒不算辱沒。
不過現(xiàn)在嘛,吳王硬要把女兒抬進去,誰又能阻攔?
安置好棺槨后還要再停靈七月,期間會有更多人趕來哭悼福樂,七月后再行封棺、封墓之禮。
杜宣緣隨一眾官員退出墓室,忽然轉(zhuǎn)頭又看了眼這座豪華的陵墓。
左右墓室空蕩。
。
嚴(yán)望飛拍案而起,怒道:“何不早告我!”
王刺史有些納悶,道:“王爺要爭對穆旗奔,不是我們都知道的事情嗎?”
前些日子福樂停靈王府,各地官員有空的都過來吊唁。
雖然王刺史跟福樂關(guān)系不大,可來都來了,這些官員大多要順便上王刺史那兒登門拜訪,這段時間被連番恐嚇自覺岌岌可危的王刺史忍不住“結(jié)黨”之心,幾乎是來者不拒。
忙活著忙活著,自然也就忘了山里這號人。
如今福樂入墓,他才有閑暇聯(lián)絡(luò)嚴(yán)望飛。
剛剛說話間談到前些日子吳王扣押穆駿游,王刺史還在欣慰,誰料嚴(yán)望飛勃然大怒。
搞得王刺史一頭霧水。
嚴(yán)望飛道:“吳王要干脆殺了穆駿游倒好,可他偏偏將人軟禁,不就是想招攏穆駿游的意思嗎?一旦穆駿游降伏于吳王,我等哪里還有活路?!”
王刺史在軍務(wù)紛爭上的敏感性遠不如嚴(yán)望飛,經(jīng)他一提醒才明白其中利害。
可這是吳王下的決定,縱他早些告訴嚴(yán)望飛,又能有什么解決辦法?
難不成他們還能潛入王府,將穆駿游這些人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