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不清楚內(nèi)情,但史同滿與“陳仲因”絕不會是托付家人的生死之交,但瞧見一屋子的小孩,他們失去大人庇護(hù),在這皇城里還不知前路如何。
張封業(yè)不知何時對杜宣緣的人品產(chǎn)生了迷之自信,覺得她一定是個正直的好人,是真心誠意想照顧史同滿的弟弟妹妹們。
若是叫杜宣緣來評價,她一定會覺得整個太醫(yī)院里最好騙的是史同滿,其次便是張封業(yè),看著也是精明的模樣,但不知為何格外好糊弄,似乎他虛長的那些年歲都用在跟親爹對著干上。
“史兄也是受奸人所惑?!倍判壝蛄艘豢跓崴矝]嫌棄這茶杯豁口,將它捧在手中,繼續(xù)道,“我受他所托,定然要好好照顧你們。你們?nèi)舨幌訔?,暫住我宅可好??/p>
除了阿春,狹小的房子里還擠著五個孩子,他們像一窩小雞仔,縮在一起怯生生看向杜宣緣。
他們沒有什么主心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個嘴巴跟擺設(shè)似的不敢張嘴說話。
這群孩子中年紀(jì)最大的便是阿春,史同滿在太醫(yī)院當(dāng)值,時常幾天不回家,家里事情也多是阿春來處理,此時此刻那些孩子們便將目光投向最大的姊姊。
阿春低著頭,不知是為自己鋃鐺入獄的兄長,還是為他們五個孩子未知的前途憂慮。
片刻后,她抬頭望向杜宣緣,杏眼里滿是明亮的星子,像是某種希冀,她對杜宣緣道:“謝謝大夫哥哥愿意收留我們……”
一錘定音,畢竟他們確實無處可去。
。
陳仲因正窩在房間里看書。
杜宣緣將他放在太醫(yī)院謹(jǐn)行所的房間里的那些手札、抄錄帶出來不少,陳仲因閑來無事便將這些總結(jié)的經(jīng)驗翻出來溫故知新。
門外站著一個十三四歲大的丫鬟。
兩男兩女,敲門時說是杜宣緣買回來的,拿著一式兩份的身契,陳仲因驗過后才將人放進(jìn)來。
大成的奴仆買賣有兩種,一者賣身,此身皆是主家;二者賣力,只受雇于主家。
杜宣緣買的都是前者,身契在她那里,陳仲因自覺無權(quán)處置這些人,便叫他們各尋地方,等杜宣緣回來。
然而杜宣緣買下他們的時候并沒有給他們分配什么,只說了一句“但憑夫人吩咐”。
可夫人是誰?
那開門的妙齡女子行為舉止極有分寸,又冷著臉不理人,看上去像是位客人,然而偌大的宅院里除了她也沒別人了。
四人商議一番后,決定各自找活去做,其中年紀(jì)最小的那個被派遣到陳仲因這兒,他們覺得這位姑娘即便是客人,也應(yīng)當(dāng)有待客之禮。
到底是杜宣緣花了一個金元寶買回來的仆從,想得十分周到。
然而陳仲因就像是個緊閉外殼的蚌蚌,實實在在的油鹽不進(jìn),只在那丫鬟叩門的時候掃了眼,直言“不需要”后便閉門不出,搞得小姑娘不知所措,別無他法便守在了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