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宣緣沉吟片刻,隨即半推半就的表示愿與他們共“舉大事”。
有些人的喜上眉梢肉眼可見。
也有人神情嚴肅,相互對視一眼。
緊接著其中一人拍案而起,狀似不服,沖著杜宣緣厲聲質詢。
氣氛驟然一僵。
然而杜宣緣面不改色,就著他質詢的地方一一駁斥。
初時杜宣緣還有幾分客氣,后邊你來我往,在對方咄咄逼人下,她的氣勢反而愈盛,漸漸竟呈壓倒之勢。
而后杜宣緣反客為主,開始詰問在場的其他人。
幾個來回后,不忿不滿者皆被杜宣緣問得啞口無言。
就在他們對杜宣緣束手無策之時,外邊忽然闖入一名傳信的小兵,顯然是有要事相報。
不等人開口詢問,他便急切地稟報:“并州刺史令人押送來一名女子,據(jù)說是黃老將軍之孫,去歲檢舉告發(fā)老將軍通敵之人?!?/p>
此話一出,所有人齊齊起身。
更是有不少人徑直看向杜宣緣。
底下人不清楚,這些定北軍將領里可有不少人知道。
那個喚作程歸的女子,在陳濤扣押下黃老將軍后,便一直追隨在杜宣緣身邊,后邊不知所蹤,也不知是被杜宣緣拋下,還是隨她一道入皇城去。
方才爭辯時,還有人拿這件事攻擊杜宣緣。
不過被杜宣緣四兩撥千斤地擋了回去。
結果現(xiàn)在程歸居然被并州刺史送到定北軍營里來。
想來并州刺史既懼怕定北軍的圍城,又舍不得自己頭上“刺史”的官職,才抓來程歸送到軍中,想以此求饒。
不少人心下嗤笑。
笑并州刺史這老東西拎不清。
時至今日,他們是不可能叫定北軍退這一步,別說一個程歸,就是皇帝老子下罪己詔,他們也不會放棄這大好的起兵時機。
現(xiàn)在無非就是誰做這個領頭羊的爭論罷了。
不過正好送來一個程歸,便以此打壓試探一番杜宣緣。
這般想著,幾個狼狽為奸的將領便徑直向外走,面上怒氣沖沖,道:“且讓咱們瞧瞧是什么樣的白眼狼,能做出這等欺師滅祖的事情!”
不管心下作何想,這由頭總沒找錯。
他們一行人出帳不需要走幾步,自有人將程歸押到他們面前。
對沒接觸過程歸的人而言,這個女子與他們想象的模樣可謂大相徑庭。
她與這些人印象中本該柔弱怯懦的女子形象截然相反,也無作為一個告密者、階下囚該有的惶恐。
相反,她仰頭直視著周圍這一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