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方相安無事的處理好營地搬遷的事情。
隨后他們要將拆卸下來的建材送往并州城,以作修葺舊城所用。
這些磚瓦建材用以修筑城池再合適不過。
杜宣緣精簡定北軍后,便下定決心將這片“軍城”拆了,所獲建材可以有更好的用途,居住軍帳也便于行動。
這個主意一開始就招致許多不滿。
有些將領本就有想做割據一方的藩鎮(zhèn)想法,朝廷下令裁兵他們已經心有惴惴,而今又要自毀城池,哪里愿意?
可胳膊擰不過大腿,還是叫杜宣緣拆個干凈。
程歸與華蔚來找杜宣緣匯報最近營地重建情況的時候,杜宣緣正在拆信閱覽。
從皇城寄來的家書、從江南寄來的慰詢,堆積了好幾封,杜宣緣前些時忙得腳不沾地,一直沒時間看。
這會兒剛剛拆開一封,便見到程歸二人進來。
杜宣緣遂放下手中的信件,專注地聽她們說完重建的完成情況,接著又布置下新的任務。
她預備把軍隊拆分開。
現(xiàn)在北地正是戰(zhàn)事剛歇,百廢待興的好時候,到處都缺人力。
大成因戰(zhàn)事頻繁,往往募兵長期作戰(zhàn)。
這些軍隊主要由北地的糧政供養(yǎng)。
然而戰(zhàn)事不絕,兵力只增不減,尾大不掉的軍隊甚至拖垮了整個北地,而如今的朝廷既拿不出解決辦法,又舍不得每年龐大的餉銀支出,于是就這樣給點貪點、將就著混住。
可這自然無異于慢性死亡。
北虜?shù)溁家殉?,杜宣緣準備將軍營里大好的年輕勞動力還回四野,重振北地的經濟發(fā)展。
這也恰好能解除皇帝的防備。
募兵作戰(zhàn)需要朝廷龐大的軍費支出,而這支軍隊又往往因為跟隨主將連年征戰(zhàn)四方,逐漸出現(xiàn)識將不識君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