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央點點頭,道:“前不久收了春麥,正準(zhǔn)備播種大豆?!?/p>
這塊地帶的氣候都是如此,鄰縣種的莊稼與蒼安縣一般無二,文央才好向周圍借糧種,待到糧食成熟再還回去。
整個大成底下食不果腹的小縣城太多,朝廷的賑濟(jì)糧到蒼安縣也沒多少。
“一畝地要十斤豆種,二十萬畝地那就是兩百萬斤啊。”
陳仲因在一旁掰著手指頭算算,也為這筆數(shù)字瞠目。
幾個月前,朝廷下發(fā)給吳地的賑災(zāi)糧也不過五十多萬斤。
大成最底層到處都是漏洞、碩鼠,縫縫補補也湊不出多少糧,還有無數(shù)像蒼安縣這樣的小縣城等著朝廷的救濟(jì)。
杜宣緣思索著說:“只種三萬畝還是太暴殄天物了,至少得種一半吧。”
她看向文央,問:“留下口糧后,咱們縣還能勻出多少種子?”
“最多五十萬斤?!蔽难牖卮?。
“剩下的五十萬斤,我想辦法借來?!倍判壙次难霊n心忡忡、欲言又止,笑著拍拍他的肩膀,安撫道,“至于耕種的事情,文縣令不必?fù)?dān)心?!?/p>
其余人在蒼安縣暫時歇腳的時候,杜宣緣則是孤身一人騎著改造過的馬匹趕往蒼安縣周圍的幾個縣城。
“借糧種?”原本笑臉相迎的縣令霎時間沉下臉來。
他搖頭道:“開春已經(jīng)借過蒼安縣一批種子,咱們也是要種地、吃飯的,再借是不能的?!?/p>
杜宣緣對他的拒絕早有所料,她道:“蒼安縣借貴縣一斤糧食,來年十倍奉還,如何?”
縣令愕然地看著杜宣緣。
要知道,他們這兒一畝大豆的畝產(chǎn)也不過百斤出頭,一畝地糧種要用上十斤,收獲后要還百斤,剩下那點零零碎碎的,都不夠吃幾天。
杜宣緣這完全是賠本賺吆喝啊。
他的神色越發(fā)凝重,更不敢將糧食借給杜宣緣了。
且不說蒼安縣有沒有那么多人手種這些糧,就算真種下去,沒有精心耕種,又能收獲多少糧食?
十倍奉還看似誘人,但就像畫在墻上的大餅,不可能吃到,將糧種借給蒼安縣,完全就是浪費這些飽滿的糧食。
于是縣令仍舊搖頭,道:“偏將軍豪爽,但咱們縣確實沒有余糧?!?/p>
杜宣緣面對他的裝傻充愣也不氣惱。
她從懷中取出一張契書擺在縣令面前,笑道:“實話跟閣下說吧,我從南邊學(xué)到一種新的耕種方式,不僅減少勞作,還可以大大增加糧食產(chǎn)量。這次在蒼安縣大動干戈,也是想試一試這個法子?!?/p>
契書的主要內(nèi)容是借糧,不過借糧者寫的是穆駿游,被借糧一方空著,借糧食的量也是空著,只在下邊蓋著穆駿游的印信。
縣令先是看到印信一怔,居然是穆駿游做主借糧。
在看到空處的時候,縣令更是震驚。
能開出這樣毫無限制、多多益善的借糧憑證,看來穆將軍對這種新的耕種方式極為自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