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城外的灞柳渡是這一帶最繁華的碼頭。
商船與客船交織來去。
帶著一名隨從的年輕公子,盡管穿著干練簡單的衣裳,但衣物的布料一看便是上等綢緞,有點兒眼力見的游商已經(jīng)湊上前來與她交談。
杜宣緣笑著聽身邊商人推銷他們的貨物。
絲綢、香料、干貨,可勁得吹噓著,講得天花亂墜,好似他們的貨物是天下絕無僅有的好東西。
她一邊走,一邊根據(jù)他們的話隨口問些。
諸如種類、產(chǎn)地、絲綢紋樣等等,有些濫竽充數(shù)的商家一聽,知道這小公子不像看上去那么好糊弄,便知難而退了。
一下就走去大半。
留在她身邊的大多是有些真材實料的。
杜宣緣腳步突然一停,瞇著眼望向泊在岸邊的那艘巨大商船。
“那是吳地來的船,船上多是絲綢、茶葉,是已經(jīng)被皇城的商販定下的,卸下貨直接運到各個主顧的倉庫里。”有人向杜宣緣解釋。
這種大買賣,往往與這些普通游商無緣。
但見杜宣緣對這艘船感興趣,他們想著法子將杜宣緣的注意力引開來,想叫她明白這是批發(fā)貨的船,零售還得找他們。
可杜宣緣已經(jīng)向這艘商船走去。
游商們悻悻離開。
大船周圍有許多商人正指揮著他們的隨從將屬于他們的貨物搬走。
這艘船上的貨物大多是皇城那位富甲天下的大老板的,但也有體量稍小、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商人借船稍貨。
女商客不是沒有,但大多是已經(jīng)成過婚的。
所以在這些人中,那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格外打眼。
她穿著淺藕色的褲裝,頭發(fā)扎攏在腦后,別著點綴上一只嬌俏的粉色蝴蝶篦子,正叉著腰在一旁高聲指揮。
“梅老板。”熟悉的聲音突然闖喧鬧中來。
梅不忍猛然轉(zhuǎn)頭,看向噙著笑意的杜宣緣,臉上頓時笑得像是綻開一朵花兒:“哎呀,公子,好久不見!”
赴任
二人快大半年沒見過。
這些日子梅不忍的生意應(yīng)當(dāng)做得風(fēng)生水起,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和一群老狐貍爭爭大貨的資本了。
而梅不忍也比先前長肉不少,有些少女勻稱的體態(tài)。
個子也竄上一竄,看上去與當(dāng)初那個沒飯吃的小乞兒判若兩人。
她快步上前,向杜宣緣行禮后又滿臉堆笑,問杜宣緣:“公子這次是要買些什么?”
“你的梅樹賣出去了?”杜宣緣反問。
梅不忍不好意思地點頭,道:“僥幸有人愿意收,勉強賣出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