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扶風上禁制重重,外人無法輕易闖入才對,怎么在青天白日之下冒出來一群刺客?
刺客全被帶回審問。
沒想到,這一審,還真發(fā)現(xiàn)了不少貓膩。
這幾名刺客。居然是借著扶風的弟子玉牌,光明正大走正門進來的。
這一下可不得了。之前說到,在扶風,長老一般憑借自身喜好挑弟子,那么,就會出現(xiàn)一個問題。
如果一個弟子,沒有任何長老看上他,將如何?
每次弟子招新,出現(xiàn)上述情況的弟子不在少數(shù)。
這類弟子統(tǒng)一被稱為外門弟子。扶風會分配專門的教習長老統(tǒng)一為他們授課心法。
至于修煉,則完全靠自身,當然,如果有疑惑也可以找教習長老答疑。
外門弟子與長老弟子,說白了,一個放養(yǎng)式,修行靠個人;
一個則沿著長老計劃的道路修行。二者并無地位高低一說。
有長老帶的弟子拜入長老門下后不思進取,修煉時頹廢擺爛,一事無成。
也有外門弟子在藏書閣中找到合適的功法,對修為大有增益。
不存在說長老弟子在修行道路上走得比外門弟子更順更輕松。
不知打哪的風氣,到后來,往往長老弟子還沒說什么,外門弟子就自覺低人一等。
以至于竟產(chǎn)生了這樣的說法:外門弟子都是沒有要的垃圾,進了扶風也只是干除掃雜役的活兒。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進入扶風的,一旦被宣判為外門弟子,他們往往雙眼一黑,不是在修煉上想法設法偷懶摸魚,就是早早打算另尋出路。
外門弟子極力想擺脫扶風,而外人則想打破圍在扶風外的銅墻鐵壁。
在雙方各有需求的條件下,往往就會達成一種交換。
外門弟子將屬于自己的弟子玉牌交予想進入扶風的人,以謀求某種利益或者好處。
往年這種交易都是偷摸進行,偷渡進扶風的最多刺探情報,不敢太過火,萬一惹出岔子來,誰都不好收場。
直到宋宴的風頭過旺,導致有人非要置他于死地,一連買了幾名外門弟子的玉牌,換人進扶風,不惜一切代價除去宋宴。
這次的動靜鬧的太大,加上君臨微對宋宴的在意程度,就連掌門莫問情都知曉了這件事。
整個門派上下又是一陣大清洗,凡是和外界人士做過交易的外門弟子,全都被逐出師門,也遂了他們不愿待在扶風的愿。
宋宴傷養(yǎng)好的第二天,君臨微就找上了莫問情。
“我想帶宋宴離開扶風。”這番話是君臨微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才說的。
當時紫君長老也在,嚇得一口茶差點兒噴到莫問情衣服上。
“下人怠慢你了?
還是哪家勢力出天材地寶把你挖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