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月票都排三百好幾了,慘不忍睹,繼續(xù)兄弟們火力支持……
——————————————————————————————
接下來的這幾天,王勃一直在想著自己能夠為身邊的幾個朋友做點什么——真正的能夠改變他們的命運,而非單純的吃吃喝喝。
來錢最快,最容易獲得成功的當然是互聯(lián)網(wǎng),他只需要提供一個在未來得到檢驗的創(chuàng)意,然后再提供一筆啟動資金就可以運轉下去。不過這里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身邊的朋友都是學外語的,沒有一個懂電腦,也不會寫程序,別說創(chuàng)業(yè)的經驗,連工作的經驗都沒有,讓一群還在讀書,毫無經驗的人去搞項目……王勃搖了搖頭,覺得自己還是別把錢拿去白白打水漂的好!
王勃第二個想到的是出錢開一個家教公司,讓魏壽松,涂云良他們去打理。c外有很多做家教的學生,給雙慶的中學生補習英文。王勃上輩子自己就親自干過這個行當。他至今猶記得大一的時候去沙區(qū)的樹人小學門口擺攤的情景。沿著樹人小學墻根的馬路邊,來自重大,重醫(yī),重師,西政,c外……等雙慶各所大學的??粕?,本科生,乃至研究生,排成一排,腳下放一張a4紙,或者一張硬紙板,上面寫著自己的學校,什么系,大多是英文系和數(shù)學系。有的為了突出自己的優(yōu)勢,還把自己高中時的各種獲獎證書擺在紙板旁邊增加競爭力。王勃在樹人小學學著別人擺攤擺了兩天,星期六,星期天,問的家長不少,但最終卻只做成了一筆生意,大概是因為他才僅僅大一的緣故吧。
所以,開家教公司的老師是不愁的,在樹人小學門口轉一圈,就能得到無數(shù)的師資力量,從本科生到研究生,從語文,數(shù)學,外語,到物理,化學……要哪科老師有哪科老師。也可以直接去找雙慶幾所重點大學的學生會合作,讓他們提供想要做家教的學生的信息。每所大學都有很多想找兼職的貧困生,然而大多數(shù)人都苦于沒有機會,即使有,也是一些廉價的體力勞動,比如站在街上發(fā)傳單,和他們所學的文化知識完全不掛鉤。如果有一個動動嘴皮子就能輕松找錢,而且還頗受學生和家長尊重的兼職,想必會很受貧困大學生的歡迎。
至于學生,也好辦,印刷一摞家教公司的傳單,傳單弄得花團錦簇一點,把自己的師資力量夸大一點,然后派人在一、三、八這幾所雙慶有名的學校門口趁學生放學的時候挨個去發(fā),廣泛撒網(wǎng),感興趣的生源自然就來了,比那些在樹人小學門口擺攤,接受風吹日曬,在背上插個草標就跟賣身沒什么兩樣的苦哈哈學生的效率不知道高了多少倍。王勃上輩子在樹人小學門口擺了兩天攤,第一天中午就突降大雨,很快衣服打shi了大半。他還有些不甘心,不想空手而回,浪費兩塊錢車費,干脆買把傘舉著站在原地繼續(xù)擺攤,站了兩個小時,渾身上下全是水,小小的雨傘根本擋不住狂風暴雨,淋成了落湯雞。路過的一位阿姨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便對他講,小兄弟,你這樣是不行的,這么大的雨,哪還有家長愿意來嘛。我勸你還是回去,等下個星期六,星期天再來擺。
那是王勃第一次出來找事干,毫無經驗,生意沒拉到不說,還倒花去十幾塊錢,人也淋感冒了,讓站在風雨中的他發(fā)愁發(fā)苦,直想哭。
后來,王勃被人介紹進了一個家教公司,順利找了一份家教。再以后他想做家教,便都是直接跟家教公司聯(lián)系,再也沒去擺過攤。
有老師,有生源,家教公司的生意就成功了90。
但是這里也有個很嚴重,甚至是無法避免的問題,那就是大學生和家長之間的“相互勾結”。因為家教公司完全是個吃差價的中介,跟家長談好30元一個小時,轉手賣給學生20元,25元,每小時吃個五塊十塊。家教公司只是提供一個信息平臺,供學生家長和大學生認識,等雙方認識了后,很容易把中介踢開。好多時候,甚至不是學生自己開口,精打細算的家長們就會慫恿大學生把家教公司踢開,他們直接發(fā)錢給他她。對家教公司那里也好交代,直接說這學生不滿意,不要了,也不想再請家教了,私下里雙方卻依然在聯(lián)系。學生家長和大學生有的二一添作五,把差價平分了,都得益,有的干脆把差價全給大學生,讓大學生更賣力的輔導。
上輩子,王勃就遇到過這種事情,家長主動讓他把中介甩了。第一個月王勃還有些不敢,但是被家長一直慫恿,慢慢的膽子也就大了,開始跟家長勾結,直接把中介踢開。
對此,中介毫無辦法,甚至根本無法知道,人家雙方私底自己就把生意做了。
王勃的道德水平談不上有多高尚,但也不至于說卑劣,算是蕓蕓大眾中的一員吧。他都這樣,由一斑而窺全豹,其他人想必大多如此,是不愿意一直被家教公司“剝削”的。
這算是家教公司一個無法避免的弊端,或者說漏洞。只要大學生親自上門去服務,而不是把學生集中到一個教室上課,這種漏洞就無法避免。家教公司在一個學生身上只能吃一個月的差價,一個小時5塊,一周兩次4個小時,也就吃20塊錢,一個月80塊。甚至有時候連80塊都沒有。第一次試講家長滿意之后便直接慫恿大學生踢開中介的也大有人在。家教公司提供了信息,卻一分錢都吃不到,白白浪費表情。
王勃在兩個家教公司報過名,充當過他們的師資力量。兩個家教公司,辦公室狹小,辦公條件簡陋,連一臺電腦夠沒有,就是一張桌子,一部電話,兩個大號文件夾,一個記錄大學生信息,一個記錄家長信息,凄凄慘慘,就這么簡單。
這種家教公司,顯然不是王勃心目中的公司形象,而且也無法讓身邊的朋友“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