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魄力,手段皆是上上之選,且久居西域節(jié)制西域諸國,與朝中諸位同僚并無深交。
戰(zhàn)事兵部尚書權威甚重,此人手段,人脈恰到好處,可接替宋煜尚書為陛下盡忠職責。
吏部,主百官升遷,貶謫,在朝中可謂是重中之重,任吏部尚書者需要剛正不阿,不會貪贓枉法,瀆職賣官,且懂得審時度勢避免剛愎自負。
現(xiàn)任潁州總督秦斌可以勝任吏部尚書。
此人自幼家貧,昔年書院進讀之時,因為出身緣故,對官場之上那一套便深惡痛絕,卻又不得不曲意逢迎。
故而,此人將來任職吏部尚書雖非獨一無二之人,卻也可以重點斟酌一二。
禮部尚書與宗人府,內(nèi)務府職司天下教化,臣舉賢不避親,現(xiàn)禮部郎中齊良較為合適。
齊良與臣關系雖因為賤內(nèi)齊韻的關系較為親近,然而自入朝以來,與臣時刻保持間隔,身具雅士之風,今禮部左右侍郎,年事已高,數(shù)年之后,齊良可任職禮部尚書一職,協(xié)同宗人府,內(nèi)務府幫助陛下行教化天下之事也。
工部尚書。。。。。。。。。。。?!?/p>
柳明志滔滔不絕的講述著將來朝堂之上各司各部的合適人選,李曄不知何時已經(jīng)取來了宣紙朱筆,埋頭記述起來。
這一刻仿佛又回到了昔日御書房君臣奏對,柳明志傳授李曄治國策,鎮(zhèn)國書的那一幕。
何等的君臣和睦。
何等的禮賢下士。
夜幕降臨,柳明志最后一句話終于畫上了句號。
而李曄也停止了奮筆疾書,緩緩的將朱筆放置一旁,李曄感激的望著柳明志。
“朕多謝姑父賜教?!?/p>
“陛下切莫如此,臣之所言,陛下可以為鑒,卻不可為本。
世事變遷,白駒過隙,誰也不會一成不變。
這些人眼下適合臣所說的位置,不代表以后也會適合!”
“朕明白了,朕會將這份名冊當成一份參考?!?/p>
“陛下圣明!”
柳明志望著殿中不知何時點燃的數(shù)支蠟燭,朝著殿外望去。
只見不知道什么時候天色已經(jīng)黯淡了下來。
“陛下,天色不早了,臣也該告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