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你此去北疆的目的就是去去探探柳明志的口風,看看他對你登基繼位是不是支持!”
“朝中不少可以輔佐你的基石已經(jīng)年邁,父皇百年之后他們也相繼到了告老還鄉(xiāng)的年紀,輔佐不了你幾年。”
“如此以來,朝中威望不錯的柳明志便是首當其沖的輔政大臣?!?/p>
“只要你們心無間隙,你便可安穩(wěn)登基,穩(wěn)定朝綱,再敘父皇與柳明志的君臣佳話?!?/p>
“柳明志便是父皇留給你的頂梁柱,以后不懂得地方一定要悉心納諫,記住是納諫,而不是請教?!?/p>
“你是一國之君,自然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維護好君之尊嚴,國之顏面?!?/p>
“柳明志雖然對咱們李家忠心耿耿,但是不可不防,否則柳明志便是下一個權傾朝野的聞人政。”
“父皇也不想你跟柳明志生有隔閡,可是為了江山社稷這都是不得已為之的事情?!?/p>
“就好似父皇與恩師,恩師聞人政在朕年幼之時面一直悉心輔佐父皇,他對朕比對待自己的兒子還要好,可是朕還是要防著他,不是因為朕無情無義,卸磨殺驢。”
“而是朕無可奈何啊?!?/p>
“權傾朝野,權臣不是一個人,權臣是一股勢力?!?/p>
“恩師對朕忠心,可是不代表他的門生故吏不會生有二心,,一旦黃袍強加于身,不反也得反,君弱臣強,國之將亡?!?/p>
“柳明志亦是如此,他對朕忠心,對你亦可忠心。”
“可是他西征掛帥之時的門生遍布北疆六衛(wèi)。”
“上到將軍,下到校尉,朝中亦是風評不錯。”
“忠奸不在柳明志,而在他的勢力如何看待他以及你這位新君。”
“當你感覺到無法掌控柳明志之時,就去你母后那里,朕給你留了三策,讓柳明志心甘情愿告老還鄉(xiāng)的三策?!?/p>
“不過朕還是不希望這一天到來?!?/p>
“切莫逞強,以帝王威壓強迫權臣。”
“權臣無事,可是其朋黨卻會阻撓,因為你把他們的老大除去了,朋黨就會人人自危,那個時候將是再也控制不住的局面。”
“改天換日只在朝夕之間?!?/p>
“前人之事,后人之師,切莫讓奸雄曹操的往事在我大龍朝堂重演一次,否則百年之后將會無絲毫顏面去見李家的列祖列宗?!?/p>
“當柳明志成為輔政大臣之后,那些朕給你留下的老基石相繼退去之后,你就要扶持一些臣子來權衡柳明志的勢力?!?/p>
“切記,一定要是奸詐小人,不要在乎那些所謂的民間名聲,那些儒生們只會之乎者也,對于朝堂之上的事情是一竅不通?!?/p>
“落個識人不明的昏君名頭,比丟了祖宗基業(yè),毀了江山社稷來講不過是一些不值一提的事情而已?!?/p>
“奸臣雖亂天子名聲,可是奸臣卻最是聰明,因為他們最明白他們的權利跟地位從何而來,該對誰忠心不二?!?/p>
“是故奸臣才是讓為君者最放心的人,但是為君者一定要有度,奸臣可以有權,但是不可過大,與忠臣相差無幾為最優(yōu)?!?/p>
“否則將會尾大不掉,反生禍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