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誠子疾步走下龍臺,接過夏公明手里的奏章折返了回去。
“陛下?!?/p>
柳明志立即接過小誠子遞來的文書,輕輕地翻開手里的奏章,低頭佯裝聚精會神的翻看起了奏章上面的內(nèi)容。
文武百官見到柳大少全神貫注的模樣,神色各異的朝著站在殿中央臉色淡然的夏公明看了過去。
除了宋清,兵部尚書宋煜,戶部尚書老姜,榮威候他們四個早已經(jīng)知曉詳細(xì)情況的人物,不少眼明心亮的官員心里面嘀咕了片刻,隱隱的也琢磨過味來。
夏老大人的奏章中雖然通篇王化,教化,恩榮之類的仁義之言,可是總結(jié)下來表達(dá)的意思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催促陛下盡快派遣二路兵馬出國遠(yuǎn)征啊。
嘶——老大人他什么時候轉(zhuǎn)性子了?
以往這可是兵部,或者武官一方的事情?。?/p>
怪哉,怪哉,事出反常必有因呢。
什么情況?本官怎么覺得老大人奏章上的內(nèi)容除了說的好聽一些,實則卻全是勸諫陛下盡快出兵西夷之地的意思呢?
不對呀,這種奏章不應(yīng)該是榮威候這位老侯爺?shù)幕顔??怎么輪到夏老大人這位內(nèi)閣首輔出面了呢?
再者說這也不符合老大人的秉性??!
咦?陛下的反應(yīng)為何如此的平靜?似乎一點都不驚訝老大人做出這樣的事情。
莫非是陛下私下授意夏老大人如此行事的?
嗯!不出意外的話,十有八九是如此了。
夏首輔是不是睡糊涂了?以仁義之名,行兵戈之事,這是兵部與武官一方的拿手絕活吧?
以本官對夏首輔的了解,他不應(yīng)該是那種搶兵部跟武官飯碗的人呢!
明白了,此事搞不好是陛下授意夏首輔的,就是為了讓二路大軍能夠師出有名。
夏首輔出面,這是成全了陛下的仁圣之名啊。
嗯,沒跑了,待會可得好好的配合才行。
哦——本官明白了,合著這是陛下搭臺,讓老大人唱戲給我們聽呀。
領(lǐng)會,領(lǐng)會,如此情形,我們豈能不幫幫腔。
殿中一些眼明心亮的老狐貍仔細(xì)思索了片刻,馬上就反應(yīng)過來夏公明稟報的奏章是怎么回事了。
收回觀察夏公明的目光,一群老狐貍老神在在的坐直了身子,心里思襯著怎么配合柳大少演好這場戲。
馬屁得拍的好,但是還不能拍的太明顯了。
畢竟,現(xiàn)在夏老大人他才是朝堂上的‘主角’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