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你將計就計,利用這件事情為你的造勢之舉進行了推波助瀾,那就是你力主北伐。
因為你心里很清楚,女皇既然是蜀王他們造反的幕后推手。
當你班師還朝勤王救駕,力排眾議極力擁戴李曄登基稱帝的行動,勢必讓女皇離間你跟朝廷的計策直接落空。
別人不了解金女皇,但是身為她有實無名的夫君,你不會不了解她的心性。
兩次籌劃失敗之后,那么她跟子樂兩人也只有錯有錯著,趁著北疆邊關兵力空虛之際,聯(lián)合一起揮師南下復仇。
這個時候北疆邊關必定因為金突兩國的兵馬揮師南下復仇的緣故,從而變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這個時候你力主北伐,統(tǒng)領麾下精銳奔赴邊疆的馳援之舉,一舉奠定了你在除了新軍六衛(wèi)將士還有北疆六衛(wèi)將士心目中的威望。
如此一來,可以說,北疆六衛(wèi)的兵馬縱然不能直接歸你執(zhí)掌,也不再是你僅僅只有節(jié)制之權這么簡單了。
當你率兵奔赴北疆的那一刻,你這位執(zhí)棋人,不但把大龍算計到了你的棋盤之上,就連金突兩國亦是被你玩弄于股掌之間。
因為你要既然要造勢,勢必離不了金突兩國這兩位與大龍紛爭百年敵人的幫助。
故而,他們也漸漸成了你造勢的棋子。
那就是你明明掌握了大批威力巨大的火炮以及各種火器,縱然不能輕而易舉的退去兩國南下犯邊的敵軍,對你來說倒也不算太難。
然而你卻沒有這么做,因為邊軍將士需要軍功來加官進爵,而能讓他們加官進爵的人,勢必會令他們極力的認可。
可是當時我朝的兵力,面對兩國來勢洶洶的鐵騎,雖然可以立于不敗之地,可是想要不付出極大的代價就讓所有將士建功立業(yè)對你來說還是有些太難了。
那么以言和的金龍帝令跟你在西征期間在西域諸國建立的威望,擅自調動西域都護府的兵馬來支援北疆對你來說并不算太難。
尤其是在朝廷告急,邊關危急急需西域都護府兵馬班師救援的前提下,就更加簡單了。
而西域兵馬的支援,瞬間便有了碾壓金突兩國兵馬的優(yōu)勢。
同時,你擅自調動西域都護府的兵馬此舉的目的也是為了是給自己留下把柄,試探跟你已經(jīng)有了數(shù)次裂縫的李曄是否能容下你這位在北疆權勢滔天的姑父,加朝廷一字并肩王。
當金突兩國兵馬被你統(tǒng)兵擊敗之后,不得不敗退班師,對朝廷而言可謂是喜憂參半。
喜的國門守住了,我朝不用陷入戰(zhàn)亂之中,令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憂的自然是你這位一字并肩王的威勢。
沒有圣旨,僅憑睿宗留下的金龍令跟威望竟然能輕而易舉的擅自調動西域數(shù)十萬兵馬。
忌憚,除了忌憚老朽是在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李曄跟滿朝文武當時的心情。
那個時候的你,比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孟德威勢更甚呢!
朝廷喜憂參半,你的日子也不好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