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小子想要自立稱帝完全是唾手可得的事情,我若是步步在反,又何至于多此一舉,將皇長子李曄迎回京城登基稱帝呢?
直接仰仗兵鋒威勢跟傳國玉璽當場稱帝不是更好嗎?
老爺子你又作何解釋?”
聞人政似笑非笑的點點頭:“這恰恰正是你的算計,你之所以沒有自立稱帝,而是你不敢自立稱帝?!?/p>
“哦?何解?”
“當時李白羽在位之時,昭告天下北伐金突兩國。
當時北伐大軍兵分三路,由左中右三位兵馬大元帥統(tǒng)帥三軍將士。
換而言之,天下兵馬數(shù)十萬,你麾下統(tǒng)領(lǐng)的兵馬只有其中一半而已。
你憑借虎符帥印能夠號令的兵馬也只有新軍六衛(wèi)的三十萬鐵騎罷了,而北疆六衛(wèi)以及各部府兵皆不在你所掌控之內(nèi)。
那個時候你若自立稱帝,勢必會被天下口誅筆伐,且會被北疆六衛(wèi)這些對朝廷,對李氏江山忠心耿耿的元老將領(lǐng)率兵討伐。
屆時,滿朝文武或許會一時屈服你的淫威之下,然而等到北疆六衛(wèi)以及各地州府兵馬這些真正的勤王大軍趕來之后,你勢必會遭到滿朝文武和禁軍與北疆六衛(wèi)的兵馬里應(yīng)外合之下的夾擊。
倘若只有北疆六衛(wèi)跟禁軍和各地府兵的兵馬對你進行討伐之舉,以你當時麾下的百戰(zhàn)精銳這么多兵力,加上你用兵的手段你自然不懼。
全是騎兵精銳的你縱然可能會不敵,大不了棄城而去,劃地稱王罷了。
最慘的結(jié)果也不過是落個兩敗俱傷而已。
老朽方才說的讓你不敢自立稱帝的真實緣故,是因為關(guān)外金突兩國的那些對大龍虎視眈眈的兵馬。
一旦你跟北疆六衛(wèi)的兵馬拼的你死我活,兩敗俱傷,屆時我朝精銳盡失,最終便宜的不過是金突兩國而已。
這是你不想看到的結(jié)果。
于是便有了后來你迎回皇長子李曄,并且力排眾議,鼎力擁戴其登基稱帝,繼承大寶的造勢之舉。”
“老爺子,你別忘了,那個時候小子跟婉言已經(jīng)是有實無名,且誕下一女的夫婦了,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以我對月兒這孩子的疼愛,我完全不怕婉言趁著我跟北疆六衛(wèi)的兵馬兩敗俱傷之后,趁機南下犯邊。
畢竟金國當時勢大,比突厥強了不少,婉言奪得了天下,將來繼承大寶的人乃是小子的血脈至親柳落月這位金國唯一的小公主。
天下最終都是姓柳,我何懼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