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北疆二十七府人心動蕩,各地官員寢食難安的飛鴿傳書交流著該怎么辦。
接下來的幾日,一架架馬車快馬加鞭的趕往潁州王府,數(shù)不清身著朱紫袍的官員遞上拜帖求見并肩王妃。
齊韻聽從夫君的交代,含糊其辭的給了這些官員一個似是而非的模糊答案。
在官員們失望迷茫的心情下以還要守靈為托辭回了內(nèi)院,留下一群官員只能不告而別,離開了王府之中。
隨著傳言越發(fā)的激烈,王府內(nèi)院的書房之中,不但金雕鷹隼進出,再次多了一批批信鴿的往來。
如今全北疆的目光都在注視著潁州王府的動靜,希望可以從中得知傳言的內(nèi)容有幾分可信度。
然而他們一次次期望,一次次失望。
并肩王府自從王爺?shù)撵`柩入府之后,一如既往的平靜。
平靜到各地官員跟百姓心中發(fā)虛,紛紛在思索一個問題。
并肩王世子柳承志殿下如果真的舉兵造反,自己等人當(dāng)何去何從。
百姓們大部分心里更偏向與世子柳承志。
畢竟世子殿下為父報仇,乃是人之常情。
而且并肩王對朝廷忠心耿耿,手握重權(quán),執(zhí)掌雄兵,卻從來沒有過一絲一毫的不臣之心,天子如此對待一位忠心耿耿的三朝元老,屬實令人心寒。
百姓們站在良心的角度看待這則傳言,而官員們則是站在利益跟良心的兩面上來思索這則傳言帶來的后果。
如今各府的官員有八成官員都在躊躇不定,思索著其中的利弊。
一旦傳言被證實下來,到底該效忠朝廷,還是該力頂并肩王世子的舉兵之舉。
官員們主要是考慮世子殿下畢竟年幼,會不會是朝廷文武百官跟當(dāng)今天子的對手。
畢竟朝廷可是全天下文武重臣匯聚一處的地方,而并肩王世子麾下卻只有其父遺留下來的一干驍勇猛將。
在謀劃方面怎么想都不太可能會是朝堂上那群老狐貍的對手。
到時候萬一失敗了,自己等人可都要因為世子殿下而受到牽連啊。
搞不好整個北疆二十七府都要被朝廷給一鍋端了。
若是效忠朝廷不追隨世子殿下的話,一旦世子殿下與其父柳明志一樣雄才大略,輕而易舉的就攻入京城改朝換代,非但錯過了這次從龍之功的機會,還有可能被世子殿下給秋后算賬。
到時候一樣難逃一死,或許一樣會牽連家人一起被株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