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默然的望著龍臺下柳明志恭敬有加的姿態(tài),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柳明志的話語。
只能說柳明志的話說的太過天衣無縫,無懈可擊。
不是臣不愿意為陛下分憂,而是臣目前的身份尷尬至極,必須避嫌才行。
無論怎么想柳明志的話都沒有絲毫的漏洞,金國皇帝,金國將來繼承皇位的長公主,突厥可汗,突厥的王爺不是柳明志的親朋,便是柳明志的好友。
如此身份之下,柳明志確實不該細看關(guān)于朝臣北征的詳細計劃。
李曄微微有些出神,眼神中流露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神色。
臉色悻悻的放下了手里的奏折:“也罷,既然姑父需要避嫌,朕就不強行將壓力賦予姑父的身上了。
姑父歸位吧。”
“老臣遵旨,謝陛下雅量。”
柳明志再次恭恭敬敬的退回了自己的位置,跪坐在那里跟個沒事人一樣扣弄著手中的玉笏,好像在研究玉笏上面的紋路一般。
百官心思各異的望著柳大少的背影,思緒紛飛。
柳明志如此平靜的模樣,他們心里一時也琢磨不透并肩王是因為出征名冊上各級將領(lǐng)的緣故,還是真的如他跟陛下說的那樣想要避嫌。
百官跟李曄一樣,同樣猜不透柳明志目前的真正想法是什么樣的。
不過他們細細思索了柳明志先前的一番話語。
確實,如果并肩王看了奏折上的出征計劃,大龍順風順水的一統(tǒng)天下還好,萬一出了什么差池,定然會有人將心思引到并肩王的身上。
其原因不外乎柳明志說的那些。
關(guān)系,處境都太過尷尬了。
戶部尚書姜遠明,瞄了一眼柳明志扣弄著玉笏紋路的低沉臉色,苦笑著搖搖頭。
以他跟柳大少打交道多年的了解來看,柳大少現(xiàn)在心底明顯因為出征名單上那些將領(lǐng)的排序有了芥蒂。
“陛下,老臣姜遠明有本啟奏?!?/p>
“準!”
“謝陛下!”
老姜取出袖口的奏折走向了殿中央,緩緩的打開了手中的奏折。
“回稟陛下,自月前擬定北征計劃伊始,老臣以戶部之名,向大龍各地州府進行征繳糧草。
現(xiàn)在,各地州府紛紛響應,皆以備足糧草運往北疆,加上國庫糧草儲備,現(xiàn)已準備五個月的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