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陛下,老臣斗膽問并肩王年歲幾何?”
李曄詫異的看著魏永,實在想不通他到底要干什么,輕輕地吁了口氣:
“魏老愛卿,眾所周知,姑父他今年三十有三了?!?/p>
“陛下圣明?!?/p>
李曄臉色一僵,你拍馬屁也不是這么拍的吧,知道姑父多大年紀有個鳥的圣明啊。
百官也是臉色怪異的看著魏永,腹議一聲厚顏無恥。
不過又對魏永佩服之至,拍馬屁拍到這種地步也算是前無古人了吧。
怪不得人家能坐到堂堂左相的位置呢,僅僅這臉皮就得自己等人在好好學習個七八年的時間。
一些后進之士的年輕官員腹議著魏永的厚顏,不少魏永的老對手似童相,宋煜,夏公明他們這些老臣輕輕地一扯胡須,輕吸了一口氣,眸子中藏著淡淡的怪異之色。
似乎明白了魏永的打算。
他們給魏永是多少年的老對手了,誰還不了解誰啊。
魏相絕對不是這種無緣無故就將人往死里得罪的人,他肯定別有用意。
“魏老愛卿,你還是接著說并肩王的奏折中有何證據(jù)證明他包藏禍心,欺君犯上了吧?!?/p>
“是,老臣遵旨?!?/p>
“回稟陛下,陛下方才言說并肩王三十有三,乃是正值壯年,此時正是精力鼎盛之時,卻要告老還鄉(xiāng),明顯就是包藏禍心,要陷陛下于不義也。
并肩王入朝多年,所作所為早已在民間廣為流傳,他此時三十有三,卻要告老還鄉(xiāng),一旦陛下準許,到時候傳到民間,被百姓所知,將如何看待陛下為人?
百姓善良卻愚昧,極易被人利用,到時候萬一有居心叵測之人興風作浪,非議朝廷,認為陛下在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失德無道之舉,對陛下乃至朝廷的顏面都將大打折扣。
陛下剛剛登基兩載,急需在百姓心目中樹立威望。
這個時候并肩王卻要告老還鄉(xiāng),不是在陷陛下于不義之名,無道之舉嗎?
這不是包藏禍心,欺君犯上又是什么?
故而臣彈劾并肩王包藏禍心,欺君犯上?!?/p>
李曄的臉色從最初的無奈中漸漸地喜上眉梢,心里對魏永的咒罵之詞也轉變成了稱贊之詞。
欣慰的望著魏永跟柳大少一副要誓不罷休的模樣,李曄輕輕的舒了口氣。
對于自己力排眾議召回魏永的決定再次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