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雖然考間之內并沒有所謂的美酒,但是作詞從來都是天馬行空的想象,不拘于一言一行,第一句話應該不會牽扯出太大的問題。
第一句直接銜接出下文,用癡迷的語氣想青天發(fā)問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蘇軾是一位性格豪放的文采偏向于浪漫的詞人,這點從詞句中可以完美的看出來,以靠青天為友人,飲酒對月,此致水調歌頭上闕完成。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僅此一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就足以讓這些因為審閱試卷的考官心中產(chǎn)生共鳴感覺,不對,應該說是任何一個身在異鄉(xiāng)的游子都會產(chǎn)生出一種共鳴感,自古以來就很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不過后面話鋒一轉就圓潤了起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既然如此又何必為了暫時的離別而感到傷感哪?
或許是這首詞的感染力真的很強大,也或者柳大少已經(jīng)走進了詞作里,良久之后才回過神來,看著桌面的試卷嘆了口氣,不知道這首詞會帶來多大的震動。
放下粗大的紫毫,柳明志拿起小清毫筆開始撰寫日期以及落款。
詞作完成了,還有一首詩沒有想出來,柳明志想了想要不真的任性一次,嘗試用一首詞直接震撼住諸位考官。
柳明志猜想作為此詞出現(xiàn)之后無詠月詞的千古第一詞的魅力來說,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吧。
剛有這種打算的柳明志就感覺到一冷,齊潤正在考間外面狠狠的瞪著發(fā)愣的自己,柳明志縮了縮腦袋,將這不切實際的想法拋到了腦后,還是乖乖的完成一詩一詞的好,何必愣著腦袋挑釁一家子狂野暴躁的人吶,活著不好嗎?
不過詞作自己記得一清二楚,詠月的名詩就不好說了,柳明志開始咬著筆尖琢磨起來,李白的,杜甫的,白居易的?都是名家,到底誰更勝一籌還真不好說,畢竟李白是成為詩仙的存在,杜甫也不見得差勁啊,人家還是詩圣哪,白居易同樣也可以啊。
思慮了良久,柳明志想到了一個人,唐代有名的大詩人張九齡,他的一首望月懷古同樣是詠月抒情表達情思的詩詞,而且符合題目。
就這個樣子,也不用想了,拿定主意的柳明志提起毫筆就開始書寫詩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柳明志寫完詩句還加了一句話,贈吾妻。
驗看了一下,試卷上并沒有墨痕,也沒有任何的遺漏,提筆落款。搞定收工。
將試卷放到了一旁,柳大少在此無聊起來,又隱隱期待著主考趙豐收的到來,只有他才可以同意自己提前交卷,至于齊潤,柳大少尚且不敢,沒那個膽子去觸碰岳父的虎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