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僚,嘗嘗王府廚子的手藝如何,諸位同僚來自天南地北,與本王一樣多是他鄉(xiāng)只客,添為皇恩在異地他鄉(xiāng)為官。
廚子乃是北地江南兩地招攬的,本王的同鄉(xiāng)跟北地的同僚可就有口福了。
至于別處的同僚,不好吃的話也只能強行吞咽了。
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你們知道本王不喜歡奢侈浪費,到時候吃不下去可別怪本王讓人給你們塞到肚子里去?!?/p>
一群官員聽到柳明志說的有趣,紛紛哈哈大笑起來。
知道不涉及公事的并肩王私下還是那個平易近人,談吐風趣耳朵并肩王,根本不像其他王爺一樣,自負身份,擺的端是架子。
“多謝王爺款待。”
一群官員也不在虛偽客套,一邊吃菜,一邊端酒跟周圍相熟的同僚對飲起來。
礙于柳明志身體的原因,始終沒有人給柳明志敬酒。
酒過三巡,賓主盡歡,柳明志淡笑著掃視著二十七府,一百五十二州共計十八名總督,一百一十三位州刺史官員。
“潁州總督秦斌,撫州總督賈有為,云州總督徐盛,濟州總督張勇,甘,肅兩府總督丁子河。。。。。。。。。。。。忻州總督楊春波。
潁州府轄下固州刺史馬凱,崇州刺史焦順,庚州刺史陳剛,檀州刺史書城春。。。。。。。。。。。。。密州刺史梁光遠?!?/p>
聽到柳明志一個不漏挨個的叫出了自己等人的名字,酒足飯飽的眾官員驚愕間急忙轉身行禮。
“下官在!”
“諸位同僚,你們在座的官員,下到下州四品下,上到兩府總督二品上的封疆大吏,本王心中悉知,對爾等最少的也有三五面之緣。
其中二十三州刺史是今年從忻州以南的州府調任北疆二十七府,你們赴任之后,本王也一一召見了你們。
本王說的不錯吧。”
“回王爺,無錯?!?/p>
“嗯!本王治官,對你們悉數(shù)皆知,不知諸位同僚治明,各自轄地多少人丁可曾心知肚明啊?”
“回王爺,下官等一直遵從王爺制令,絕不敢玩忽職守,以民為重?!?/p>
“回王爺,下官聽王爺制令,鼓舞百姓開荒墾地,蠶桑養(yǎng)魚。并且一直鼓舞二十七府外來我北地討生的百姓定局北地,增我北地人丁。”
“回王爺。。。。。。。。。”
柳明志看著眾官員你一言我一語的樣子,招手示意眾人停下,輕輕地揮揮手,方才那些俏美丫鬟去而復返,再次將手里的托盤擺到了眾官員面前,并且躬身在一旁守候,并未離去。
“諸位同僚,將你們治下的人丁數(shù)目,府庫情況報備一下吧?!?/p>
官員看著托盤里的文房四寶,愣了一下,看著柳明志淡笑的目光,雖然不知道柳明志此舉何意,但是深知并肩王對公事的認知態(tài)度,全都老老實實的提筆揮寫。
雖然王爺嚴苛起來有些不近人情,但是王爺他是真心實意的為百姓謀福。
北地二十七府素來以貧瘠聞名,來北地為官,多是無可奈何,然而這些年北地二十七府在并肩王的治理下,那些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官員跟百姓有目共睹的。
北地百姓不知道商人們口中的京師龍地與魚米之鄉(xiāng)的江南有多繁華富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