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陛下三思而行!”
潘云話畢,便舉著朝笏頷首低眉,不去看李曄的神色,也不去看柳大少的臉色。
聽了潘云的話,李曄臉上的猶豫之色更重了。
柳大少說的有柳大少的道理,潘云說的有潘云的難處,各執(zhí)一詞,各有其理。
誰的更有道理,李曄一時之間還真的難解抉擇出來。
“臣附議潘大人之言,攘外必先安內(nèi),內(nèi)事未安,此刻出兵未免。。。。。。。。未免。。。。。。。。?!?/p>
李曄的目光望向了走了出來的禮部右侍郎:“戴愛卿,有話盡可直說,未免如何?”
禮部右侍郎瞄了一眼柳大少,望向了李曄輕輕地吁了一口氣。
“未。。。。。。未免有些窮兵黷武之嫌!”
“臣也附議,上次國戰(zhàn),國庫消耗已經(jīng)超出三成預(yù)算數(shù)量,若是再次北征,今天春稅尚有三月難到,以國庫目前的金銀,只怕會。。。。。。。。。。?!?/p>
“臣附議!”
“臣也附議!”
有了潘云帶頭開口,三三兩兩的官員,七七八八的官員相繼站了出來,皆是附議潘云的話,都覺得此刻再次大軍出征不是良機(jī)。
越來越多的朝臣站出來,似乎秉承著法不責(zé)眾的意思,并肩王的威信再不錯,總不能在朝堂之上一手遮天吧。
見到這種情況,李曄的臉色便越來有躊躇起來。
憑心而論,他也不想柳明志離開朝堂,遠(yuǎn)赴北疆,可是他卻下意識的認(rèn)為姑父這么做一定是對的。
可是眼下這么多朝臣反對出征,自己又該怎么妥善處置呢?
李曄的目光下意識的望向了柳大少的位置,一看之下李曄心神一顫,不知何時柳大少的臉色已經(jīng)陰沉的有些可怕。
微瞇的雙眼之中更是散發(fā)著冷厲的寒光。
柳明志深吸了幾口氣,漸漸地將臉色恢復(fù)如常,回頭淡淡的望著身后的二十多名官員柳大少嗤笑了兩聲。
“窮兵黷武?”
頂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