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帝國偉大的守護者,神皇意志的代行者,異端與異形的懲罰者,永恒閃耀的阿斯塔特!”
雷鷹落地的同時,登陸艙門與跳板分毫不差地接連打開,一支支苦行者戰(zhàn)士的方陣邁步走下艙門,沿著大道進入廣場。
他們步調統一,每個戰(zhàn)士的盔甲都锃亮如新。
然后,天空再次響起轟鳴,亮黃色的雷鷹呼嘯而過。
當它們也同樣精準落下時,慟哭者的戰(zhàn)士們昂首闊步從機艙里走出。
最后是游俠戰(zhàn)士們的編隊,他們的數量較少,只有四架雷鷹便能夠全數上場。
而之前平臺上的星界騎士們,也在第一批雷鷹出現前,就下到了廣場上,編成隊列——總計50人,不會太少,也不會多到讓人懷疑。
隨著阿斯塔特方陣邁入廣場,他們的陣型開始向兩側擴展成雙排隊列。
這個過程天衣無縫,諸多小隊分散開來,相互交織融合,組成一道完美的雙排人墻,且自始至終都保持節(jié)奏,沒有打亂任何一個步伐。
如此的紀律讓所有人都令人嘆為觀止。
很快,四支戰(zhàn)團沿著大道行進,高舉著各自戰(zhàn)團的榮譽旗幟,如同一條五顏六色的河流般緩緩涌廣場,走在隊列最前列的是星界騎士,緊隨其后是苦行者,另外兩個戰(zhàn)團緊隨其后,再后面則是快速突擊部隊,蘭德速攻艇和蘭德掠襲者。
再往后是地面裝甲單位,包括了獵食者,維護者以及新繳獲的西卡然等,壓軸的是騎士泰坦。
寬闊大道兩旁觀景臺上人群歡呼雀躍,有幸能夠親眼目睹帝皇天使雄壯軍姿的他們,將手頭的鮮花與彩帶拋向空中,許多人激動得熱淚盈眶。
雖然這恐怕是奈森四號有歷史以來出現最多阿斯塔特的一天,一種自豪與高傲所匯成的緊張感充斥著空氣,當源自不同背景的戰(zhàn)士齊聚一堂時,這每一個人都仔細打量著這些帝國守護者,試圖辨別出那些最強大或是最勇敢。
不久前混沌星際戰(zhàn)士所制造的陰霾,在這樣雄壯的軍勢下,開始逐漸被驅散,人們又重拾了過去了的信心。
人群的振奮是肉眼可見的,歡呼聲是之前的數倍。
“看??!神皇之光已經降臨此地!神皇之目在注視吾等!”
在每一個觀景臺的最高處,都給國教的人員留下了專門的位置,在火炬與鷹徽的映襯下,他們穿著潔白的教袍,戴著高高的冠冕,一邊揮舞著權杖,一邊用便攜式的擴音器竭力嘶吼。
四個戰(zhàn)團的阿斯塔特們經過后,輔助軍陣列也開始有條不紊地將兩翼旋轉,組成一個正對著平臺的馬蹄形隊列,打頭的兩千名戰(zhàn)士按照極其精準的順序各自就位。
隨后他們展開了武器演練,一邊踏步前進,一邊旋轉舞動手中的槍械。
步兵方陣后,是裝甲方陣,黎曼魯斯與馬卡多重型坦克組成的編隊緩緩駛過,就像漫步的巨獸,引擎澎湃的呼聲震動著周圍人的心臟。
輔助軍方陣逐漸遠去后,第三個方陣出現了,他們是身著索姆斯貴族學院制服的學生,也是那場慘案的幸存者。
他們的年齡從12-16歲不等,總共有一千五百六十人,分成20個縱隊。
這些少年盡管稚氣未脫,但身上卻有一種超出同齡人的成熟,他們一手按著腰間的儀式劍,一手舉著一把火炬——這是奈森四號的傳統之一,在死者亡故一個月后,他們的親人會手持火炬到山峰高處,為他們的靈魂指引方向。
同時,高亢的軍樂也停了下來,變成了一種輕快的小調,群眾們歡呼聲隨之停了下來,只剩下少年們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