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古一行人的離去,并未讓羅氏塢堡恢復平靜,反而像一顆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一圈圈無形的漣漪。
如何將這次意外的接觸,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利益,成了羅辰和荀衍接下來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主公,阿古雖已動心,但蠻人多疑且重利,光靠言語和一次展示,不足以讓他們徹底倒向我們。”
夜深人靜的議事廳內,荀衍撥了撥燈芯,讓光亮更盛一分,
“我們必須趁熱打鐵,在他返回部落之前,再添一把火?!?/p>
羅辰深以為然:“休若有何高見?”
“禮尚往來?!避餮苌斐鰞筛种?,
“其一,是‘禮’。他們送來了皮毛,我們當有回禮。
絲綢,要送!瓷器,也要送!要讓他們看到我們漢家文明的精致與富庶,讓他們心生向往。
其二,是‘利’。除了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更要給他們最需要的東西——鹽!
送一點點小批精鹽給他們,讓他們嘗到甜頭,與山中苦澀的粗鹽形成鮮明對比。如此一來,他們對我們的需求,便會更多?!?/p>
“好!”羅辰當即拍板,
“羅福,你立刻去庫房,挑選兩匹上好的云錦,一套青瓷酒具,再……稱五十斤精鹽。派人快馬追上阿古的隊伍,就說是我這個做主人的,一點小小的心意。”
荀衍又補充道:
“主公,送禮之人,也需講究。不可派尋常護衛(wèi),當派懂蠻語之人。
我記得,當初收攏的流民中,有一戶人家,曾常年在漢蠻邊境做小生意,家中小子不僅能歌善舞,還會幾句蠻話,不如就派他去。
既能彰顯我們的誠意,又能借機深入了解蠻人的風俗信仰?!?/p>
羅辰眼睛一亮。他想起了那個在招募時有些怯懦,但才藝出眾的少年
當阿古的隊伍在一個山坳里休息時,羅氏的信使追了上來。
為首的正是那個名叫“猴子”的少年,他不僅帶來了羅辰豐厚的禮物,還用半生不熟的蠻語,唱了一首五溪蠻的敬酒歌。
阿古等人先是警惕,但看到那華美如云霞的絲綢,觸手溫潤的瓷器,尤其是當他們用手指蘸了一點那雪白細膩的精鹽放入口中時,所有蠻人都露出了陶醉的神情。
那純粹的咸味,是他們從未體驗過的極致享受。
阿古看著眼前這個點頭哈腰,滿臉堆笑的漢人少年,心中的戒備又放下了幾分。
他破天荒地邀請猴子坐下,與他們一同啃食干硬的肉干。
猴子也不嫌棄,還手舞足蹈地給他們講漢地的奇聞異事,雖然語言不通之處頗多,但那份熱情和友善,卻實實在在地傳遞了過去。
阿古在與猴子的交談中,也旁敲側擊地了解到,羅氏塢堡的學堂里,學習蠻語的孩童已有十余人。
而且羅辰還下令,所有未來要與蠻人打交道的管事,都必須學習基礎的蠻語和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