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官渡之戰(zhàn)后,曹操入主冀州以來便雖然常動兵戈,但一直都表現(xiàn)的相當(dāng)克制。
因此河北等地的一些小軍閥,以及地方豪強們,表現(xiàn)的也都還算是克制,認為這或許就只是河北的老大會進行一次改旗易幟而已。
他們只需要表現(xiàn)出臣服就行了,尤其是對于遼東的公孫度而言。
遼東四郡之地說白了,還是幽州的一部分。
只是大家都看不上而已,無論是公孫瓚,還是袁紹。
他們在占據(jù)了幽州之后,都沒有遼東等地表現(xiàn)出過太多的興趣。
對于他們而言將遼東四郡拿到手,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是會讓他們更加的頭疼。
這四郡之地本來就苦寒,說不好聽的話,就跟大清朝時候的寧古塔似的,完全就是一個流放發(fā)配的破地方。
想要在這個地方活下來,可是得費一番功夫。
這破地方說句難聽的,種地都困難,還沒有什么礦產(chǎn)。
要多窮有多窮,要多苦有多苦。
簡直就比現(xiàn)代打工人還苦。
加上附近還有一群就跟沒開化的猴子一樣的落后蠻夷。
這些蠻夷之輩,雖然不算是野人,但是也不比野人強多少。
面對這種蠢貨,以及如此苦寒的地方,大漢王朝甚至連征服的欲望都沒有。
直接就將這些人給無視了,當(dāng)做是身邊的跳蚤一般對待。
畢竟附近還有真正需要認真對待的敵人,鮮卑、烏桓等那個不比這些家伙危險多了?完全沒有必要在這些家伙的身上浪費時間。
有著這些考慮的大漢王朝,一直都沒有在意過這些蠻夷。
直到公孫度來到遼東之后才有所改變,因為公孫度完全沒有想要去跟那些大佬搶中原的意思,就想著經(jīng)營遼東,等將來天下一統(tǒng)之后,混一個遼東王當(dāng)當(dāng)。
所以作為第一個認真經(jīng)營遼東的人,公孫度很快就將附近這些蠻夷都給按在地上摩擦了好幾遍,讓他們明白了什么叫做大漢王朝的恐怖。
甚至因此,公孫度的名氣反而是在一些大漢王朝的各路諸侯瞧不上眼的二三流小地方流傳了起來。
因此公孫度也招攬了不少異族炮灰,紙面實力也還算是過得去。
因此公孫瓚跟袁紹,更加不愿意為了這么一個破地方招惹公孫度,因為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