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蔣干說的條件劉表眼神微動,似乎是有一些心動的樣子。
但最終卻還是沒有點頭答應(yīng)下來,因為劉表的心中其實已舊有些擔(dān)憂。
“此事我已經(jīng)知曉了,但是當(dāng)初的事情我們荊州也有參加吧?現(xiàn)在總不至于一句話魏王就既往不咎了吧?”
蔣干是說客,他稱呼劉表為楚王這沒有什么。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更何況他此行還是有求于劉表的。
但是劉表此刻稱呼曹操為魏王意義可就有些不太一樣了,往大了說,甚至可以看作是劉表率先低頭了。
畢竟事情到了今天這一步,其實他們這些人就是在爭一口氣了。
真要說的話,一個個的其實都是自封的,沒一個是得到了其他人承認的。
也就曹操和王驍稍微好一點,至少他們兩個手中有天子,在法理上是完全能夠站得住腳的。
但是劉表和孫權(quán)就不一樣了,他們兩個都是自封的。
至于說天子這邊,是讓人送了一份奏請來。
但也就是送來了,實際上你答不答應(yīng)都已經(jīng)無所了。
反正最后結(jié)果我都會自封的,但同時劉表和孫權(quán)這邊肯定也是不會承認曹操和王驍?shù)纳矸莸摹?/p>
但是現(xiàn)在劉表卻稱呼曹操為魏王,那事情就有趣了。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已經(jīng)算是一種松口了。
所以在聽到劉表對曹操的這個稱呼之后,蔣干的心中也是一喜,他知道這是劉表松口的表現(xiàn),或許這件事真的能成也不一定。
其實就連蔣干自己都知道這件事很難成功的,所以大從一開始他就是抱著盡力而為的想法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