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自從殺丁原,投靠董卓之后便算是名聲掃地了。
至少在中原大地上,許多人對他都是嗤之以鼻的。
但有一點,那就是當年那些被他都給殺怕了的異族,對于呂布還是依舊心存敬畏之心的。
異族沒有那么多的倫理道德約束,他們只認強者。
只要是強者,無論做什么都是對的。
所以即便是呂布犯下了,對于漢人來說,是天理不容的事情,但是對于異族來說這就根本不算是什么事兒。
所以在那些異族的眼中,呂布依舊是那個殺人如麻的戰(zhàn)神。
當然這僅限于對烏桓而言,畢竟呂布在雁門關的時候,主要的對手就是烏桓,其次便是鮮卑。
而西涼的羌人,雖然當年在長安的時候也曾收拾過。
但是時間上畢竟不夠,只是簡簡單單的殺了一些人,對于羌人的壓迫力還是稍微有些不足的。
“漢羌之戰(zhàn)能夠持續(xù)百年之久,雖然其中相當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朝廷的腐敗與無能,但羌人頑強的戰(zhàn)斗力和猶如野火一般難以熄滅的斗志也是一個極大的原因?!?/p>
“溫侯,你真的有把握能夠戰(zhàn)勝他們?”
王驍不是不清楚呂布的實力,但是現(xiàn)如今自己的布局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錯。
西涼的馬騰和韓遂看似路人甲,在三國亂世這個大舞臺上并沒有太多高光表現(xiàn),就像是用來刷經(jīng)驗的Npc一樣。
可王驍卻無比清楚,在西涼這片地界上,他們是有多么的強大。
即便是已經(jīng)擊敗了袁紹的曹操,在平定西涼的時候,也曾遭遇到過不小的阻力,最后甚至是被馬超給殺的割須棄袍。
呂布縱然有常年與異族征戰(zhàn)的經(jīng)驗,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羌人與烏桓、鮮卑其實差不了多少,如果真的要說,也就僅僅只是他們比其他兩族與漢人聯(lián)系的更為緊密,所以他們學會了更多的漢人作戰(zhàn)方式,在正常交戰(zhàn)中,他們會如同漢軍一樣,緊密配合,可一旦被逼迫得太近,他們變回原形畢露,表現(xiàn)出作為異族的野蠻也瘋狂,讓他們看似更加強大,但卻不過是一盤散沙而已!”
呂布提及羌人的時候,臉上寫滿了輕蔑與不屑。
“馬騰乃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后人,本就是被羌人強行推舉上首領的位置的,這樣的人與韓遂不同,他不會將所有的東西都教給羌人的,所以如今的羌人與以前一樣,沒有太大的區(qū)別,順風仗打的比誰都好,逆風仗打比誰都拉!”
呂布詳細的為王驍分析了一波,羌人的優(yōu)劣勢。
其目的也是為了讓王驍相信自己真的能夠對付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