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那個青花小碗也被拿了出來。
“舅舅,您再幫我看看這個碗?!?/p>
林知微將碗遞到許荊面前,將自己當(dāng)時的判斷也一并說了出來。
“一開始,杜老板跟我說,這個碗是康熙年間的雙魚款。
但是我覺得,無論是青花的顏色,還是胎質(zhì),都對不上。
我就直接說是民國仿的,那杜老板也沒否認(rèn)。
但是,我始終覺得它又不像民國仿的……”
許荊接過那個小碗,又拿起了放大鏡。
他仔細(xì)地端詳著,緩緩說道:“嗯……這個青花色澤泛紫,胎質(zhì)也有些粗糙,畫工隨意,明顯不是清朝官窯的風(fēng)格。
但是,民國的仿品質(zhì)地偏輕,這個碗的胎體卻很厚重,手感扎實(shí),也確實(shí)不像是民國仿的。”
“難道……我真的猜對了?這是明朝的?”
林知微緊張地問。
許荊的目光,落在了碗里那兩條畫得有些“抽象”
的魚,和幾筆像是隨手畫就的水草上。
他點(diǎn)了點(diǎn)頭,肯定地說道:“你看這個畫風(fēng),線條比較粗放灑脫,不拘小節(jié)。
這種奔放的畫風(fēng),應(yīng)該是明朝中晚期,民窯的作品。
大概是嘉靖、萬歷年間的?!?/p>
他將碗翻過來,看了一下底部,說道:“底部沒有紀(jì)年款,說明就是民窯燒的,不好判斷準(zhǔn)確的年份。
但可以肯定,這是明朝的東西,錯不了?!?/p>
“所以,這個碗,也買對了?”
許茹驚喜地問。
“也算是買對了?!?/p>
許荊笑著說,“這個是民窯的東西,勝在年份老,有歷史價值。
現(xiàn)在大概能值個幾百塊錢吧,雖然沒有剛才那個瓷瓶值錢,但也是個不錯的漏了?!?/p>
他放下小碗,目光溫和地看著林知微,語氣里滿是欣慰與驕傲:“你這丫頭,眼力還真是不錯。
看來,是有咱們家的傳承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