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期刊和姐夫
林知微所在班級六組,負責本期的板報工作。
課后,六組的幾名成員搬了椅子,圍坐在一起,攤開草稿紙,開始商量本期板報的內容。
來自農村的單鵬撓了撓頭,率先開口,帶著一絲自嘲的笑:“我覺著吧,咱這回得整點最基礎的。
你們是不知道,這回暑假我回家,村里老鄉(xiāng)問我在北大學啥哩,我說學經濟。
你們猜咋著?”
“他們愣是聽成了‘京劇’!
非拉著我來兩嗓子不可,可把我愁壞了?!?/p>
他憨厚的臉上露出無奈又好笑的神情,“所以我想,咱這板報,能不能就先給大伙兒科普一下,啥叫經濟學?”
眾人一愣,隨即哄堂大笑。
“這個提議好!”
孫雯雯眼睛一亮,立刻表示贊同。
“其實何止老鄉(xiāng)們,咱們學校好多其他系的同學,也對咱們經濟學專業(yè)一知半解,覺得特神秘。
咱們正好借這個機會,既面向全校做科普,也宣傳一下咱們自個兒的專業(yè),一舉兩得?!?/p>
鄧山海推了推眼鏡,補充道:“咱們還可以拿出一個板塊,討論一下時下最火熱的經濟議題,比如農村的‘包產到戶’到底帶來了哪些變化?還有東南沿海剛興起的‘三來一補’模式又是怎么回事?這些都是社會上熱議的,我們學經濟的,不能只埋頭書本?!?/p>
林知微一直認真聽著,此刻不住地點頭:“山海說的對,我們學經濟的,必須得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脈搏,不能只埋在書本里。
就是……”
她微微蹙起眉,環(huán)顧了一下那塊不算大的黑板,語氣帶上一絲遺憾,“咱們這板報地方實在太小了,想寫的東西太多,根本展不開,每次都覺得意猶未盡……”
她的話音頓了頓,眼中突然閃過一絲靈動的光芒,一個更大膽的想法脫口而出:“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辦一本屬于我們自己的期刊,怎么樣?”
她越說越興奮,思路愈發(fā)清晰:“如果我們有一本自己的刊物,就可以設立不同的欄目,向同學們公開征稿,深入探討我們關心的現實經濟問題。
篇幅不限,還能留存下來,不是比擦掉的黑板報好得多?”
“期刊?”
孫雯雯率先反應過來,激動地拍了一下手,“我覺得這個主意太好了!
不止是嚴肅的經濟問題,我們還可以開設副刊版面,刊登一些同學們寫的詩歌、散文,展現我們的多元思考!”
單鵬也被這個構想點燃了,黝黑的臉上泛著光:“對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