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威怎么也想不到,這次偷襲居然會如此的順利。
自己沒有人員傷亡不說,解救的苦力也遠超自己都預(yù)計。
行動前,胡大威預(yù)計這次估計能夠解救五千到一萬人。
畢竟大家都知道,跟著抗聯(lián)混,三天餓九頓。
至少,在人們的普遍認知里,這幾年抗聯(lián)的規(guī)模每況愈下。
抗聯(lián)的處境也是越發(fā)艱難。
如果日軍對這些苦力稍微人道一點,不會有很多人跟著威虎營跑的。
然而,橋本有義真是一個好同志。
這個家伙對待這些苦力相當苛刻。
吃飯,是吃不飽的。
干活的時候,偷懶是不行的。
被鬼子監(jiān)工發(fā)現(xiàn)有人偷懶,槍托就砸上來了。
頭破血流都是輕松的。
監(jiān)工如果心情不好,就不是槍托,而是刺刀直接插上來了。
所以,東寧要塞根本就沒有靰鞡草溝要塞工地那樣精壯的苦力。
繁重的工作,吃不飽的肚子,這些苦力的身體只會越來越弱,到了最后就徹底崩潰。
那些被背出來的苦力,多半都是屬于這種情況。
對于戰(zhàn)俘而言,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拿上槍和小鬼子拼命。
那些苦力都是日本人從各地用高工資忽悠來的。
然而,到了這里不僅沒有工資,甚至連飯都吃不飽,工作強度還非常高。
看著那些被抬出去一個又一個因為勞累而死的苦力,這些民工不知道什么時候抬出去的就是他們了。
于是,在等待死亡的過程中,居然有人來營救他們。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于是,大家都呼啦啦地都走了。
反正都是死。
到了抗聯(lián),說不定在死之前還能弄死一兩個鬼子,那就賺了。
弄死一個夠本,弄死兩個賺一個的想法,在中華大地很是流行的。
“指揮,情況不樂觀啊!”
參謀長吳有德沮喪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