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6月20日,為了盡快結束這一場毫無意義的戰(zhàn)爭,蘇軍指揮官朱可夫?qū)⒔l(wèi)坦克第八師投入戰(zhàn)場。
近衛(wèi)坦克第八師裝備了蘇聯(lián)234輛最新式的T34中型坦克。
在朱可夫的印象里日本關東軍那37毫米的反坦克炮,打在這款坦克身上,那就是撓癢癢。
兩個步兵師跟在近衛(wèi)坦克第八師后面,定然能夠一舉突破日本關東軍的防線,同時將對面的日本關東軍徹底殲滅,結束這場毫無意義的戰(zhàn)爭。
然而,在近衛(wèi)第八坦克師的對面,是小泉助男的關東軍獨立第一旅團。
對于即將到來的坦克大決戰(zhàn),小泉助男很是期待。
他們的兩百多輛坦克三號四號坦克已經(jīng)布置到位。
因為時間充足,小泉助男手下的二十個反坦克小組已經(jīng)在陣地上把坑挖好了,二十門處于平射狀態(tài)的88毫米高射炮高大的炮身也變得低矮了。
炮口距離地面大約一米。
此時的88毫米高射炮完全可以根據(jù)其自身攜帶的光學瞄準系統(tǒng),像步槍一樣射擊。
對于自己這20門88毫米高射炮,小泉助男充滿了自信。
在之前實驗中,一發(fā)88毫米炮彈足以摧毀當今世界所有的坦克。
作為高射炮的設計,88毫米高射炮的射擊速度相當快,達到了每分鐘15到20發(fā)。
而且,該款高射炮還能一邊射擊一邊瞄準。
總的來說,盡管在此之前,這款88毫米高射炮從來沒有向真正的坦克發(fā)射過炮彈,但是在理論上,他已經(jīng)是一款相當優(yōu)秀的反坦克火炮。
小澤三郎,關東軍獨立第一旅團反坦克大隊的一名炮長,管理著25個人的一門88毫米高射炮。
沒錯,一個88毫米高射炮組,小泉助男弄了25人,其中包括一個8人的火炮操作小組,以及一個17人的后勤小組。
為了拉動這門五噸多的高射炮,還專門給他配備了一輛負責拖運的卡車。
在小澤三郎的后面,是十輛三號坦克組成的一個坦克小隊。
看著三號坦克那個小短炮,小澤三郎露出了一個不易察覺的輕蔑微笑。
如果戰(zhàn)場相遇,他這門88毫米高射炮,能夠一口氣把這十輛坦克全部干掉。
前方的草原上飄起了塵土,這應該就是對方坦克發(fā)起了沖鋒。
傳說中的蘇聯(lián)的秘密武器T34坦克,就要在實戰(zhàn)中相遇了。
在更遠一些的后方,小泉助男通過望遠鏡看著戰(zhàn)場上發(fā)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