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也嘗嘗,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的滋味!”
姚興強的話,像一把淬了冰的刀子,狠狠扎進了姚翠蘭的心里。
他每一個字,都帶著一股子要把人凍僵的狠勁。
老太太披著衣服從里屋走出來,嘆了口氣。
“你爹說的對?!?/p>
“就這么辦?!?/p>
于是,一場針對莫光輝的,無聲的報復(fù),就這么在姚家展開了。
第二天,姚興強扛著些破木板和爛茅草上了山。
他說是去給莫光輝那破屋子堵堵風(fēng)口。
可他堵得那叫一個“巧妙”。
屋頂?shù)目吡?,用濕稻草松松地蓋上,風(fēng)一吹,比篩子還漏風(fēng)。
墻上的縫,拿破布塞了塞,看著是堵上了,夜里冷風(fēng)一鉆,那布條子就自己掉下來了。
莫光輝感激涕零,他還以為是老丈人心疼他。
而姚翠蘭送上去的飯,更是“別出心裁”。
硬得能把人牙硌掉的玉米餅子,上面還帶著點青色的霉斑。
一碗清湯寡水的菜葉子,飄著兩片爛菜根,連點油星子都見不著。
還有一小撮黑乎乎的腌菜,咸得發(fā)苦。
這種東西,平時在姚家,都是直接倒去喂豬,連家里的老黃狗都嫌棄地扭開頭。
可現(xiàn)在,卻成了莫光輝的“救命糧”。
姚家人的恨,就藏在這漏風(fēng)的墻和發(fā)霉的餅子里。
當初他莫光輝一走了之,姚家在村里,被人戳了多久的脊梁骨?
閑言碎語,像石頭一樣,天天往他們家門口扔。
這筆賬,怎么可能就這么算了?
送了兩次飯后,姚翠蘭看著碗里那幾乎不能稱之為食物的東西,心里終究還是有些不忍。
她端著碗,猶豫地對她爹說:“爹……要不,還是給他口熱乎的吧?”
“我看他,凍得嘴唇都紫了?!?/p>
她小聲地補充了一句。
“他……他會不會是真的有什么苦衷啊?”
話音剛落,姚興強“啪”地一下就把手里的煙桿子摔在了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