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磝磝áo】,山多石的樣子。韓愈《別知賦》:“山磝磝其相軋。”
我們一同來賞析韓愈《別知賦》中這句意蘊深長的“山磝磝其相軋”。這句詩不僅是寫景,更是韓愈內(nèi)心世界的磅礴投射。
一、原文、注釋與翻譯
·原文節(jié)選:
《別知賦》(贈楊儀之)
>余取友乎天下,將歲行之兩周。
>。。。
>山磝磝其相軋,樹蓊蓊其相摎。
>雨浪浪其不止,云浩浩其常浮。
>知來者之不可以數(shù),哀去此而無由。
·注釋:
·磝磝:讀音áoáo。形容山石嶙峋、堅硬的樣子,與《爾雅》中“多小石,磝”一脈相承,但此處疊用,更顯其密集、堅硬與崢嶸。
·其:助詞,無實義,用于形容詞之后,增強狀態(tài)感。
·相軋:互相擠壓、摩擦、傾軋?!败垺弊中蜗蟮貍鬟f出壓迫感和碰撞感。
·蓊蓊:讀音wěngwěng。形容樹木茂密、郁郁蔥蔥。
·相摎:互相纏繞、糾結(jié)?!皳殹币鉃榻g結(jié)。
·現(xiàn)代漢語翻譯:
群山嶙峋陡峭,仿佛在相互傾軋擠壓;樹木郁郁蔥蔥,枝葉彼此纏繞糾結(jié)。
二、文章賞析
“山磝磝其相軋”一句,是韓愈以我之眼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典范。
1。雄奇險怪的韓愈風(fēng)格:
這句詩充分體現(xiàn)了韓愈詩文中特有的“奇崛險怪”之美。他沒有描繪溫婉秀麗的山水,而是選擇了“磝磝”(堅硬、多石)和“相軋”(擠壓、沖突)這樣充滿力感與緊張感的意象,營造出一種壓抑、逼仄、充滿張力的氛圍。這正是韓愈“陳言務(wù)去”,追求新奇險境語言風(fēng)格的具體體現(xiàn)。
2。情景交融的典范:
這句詩絕非單純的景物描寫。韓愈筆下險惡的自然環(huán)境,是他坎坷仕途與險惡人際關(guān)系的象征。群山相互傾軋,正如官場中的互相傾軋、排擠;樹木相互糾纏,正如世事人情之復(fù)雜難解。整個畫面是他內(nèi)心苦悶、孤獨與對環(huán)境強烈不適感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