卬áng,第一人稱代詞。我?!对娊?jīng)·邶風·匏有苦葉》:“人涉卬否,卬須我友?!保ㄉ妫哼^河。須:等待。)
《詩經(jīng)·邶風·匏有苦葉》中“人涉卬否,卬須我友”兩句,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堅守與等待的動人畫面。以下將從原文呈現(xiàn)、深度解析、現(xiàn)實意義三個層面展開論述。
一、原文與語境
原詩節(jié)選: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
深則厲,淺則揭。
有彌濟盈,有鷕雉鳴。
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雍雍鳴雁,旭日始旦。
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須我友?!?/p>
關(guān)鍵詞釋義:
·“卬”(áng):第一人稱代詞“我”
·“須”:等待
·“涉”:渡河
·“否”:不
二、深度解析
1。注釋與翻譯
“人涉卬否,卬須我友”直譯為:“別人渡河我留下,我在等待我的伴侶?!贝司渫ㄟ^渡口場景的對比,展現(xiàn)主人公拒絕從眾的獨立姿態(tài)。匏瓜(葫蘆)系腰的渡河習俗、雉雞求偶的鳴叫、雁群飛過的時序提示,共同構(gòu)建了婚戀主題的象征體系。
2。故事背景
這首詩誕生于衛(wèi)國邶地(今河南淇縣一帶),呈現(xiàn)了先秦時期的婚嫁習俗。詩中“士如歸妻,迨冰未泮”暗示古代婚期多選在冰雪未融的初春,而女子在濟水渡口的堅守,實則是對婚約的信守。擺渡人的招手與女子的拒絕形成戲劇張力,折射出當時社會對女性婚戀自主的約束。
3。文化寓意
·禮制與情感的平衡:女子既遵守“非媒不娶”的禮法(等待正式求婚),又蘊含熾烈的情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