磝áo,多小石的山。《爾雅·釋山》:“多小石,磝?!?/p>
我們來詳細解讀《爾雅·釋山》中“多小石,磝”這一充滿畫面感的記載。這短短四個字,不僅是一個地理名詞的定義,更蘊含了古人對自然細致入微的觀察與分類智慧。
一、原文、注釋與翻譯
·原文:
《爾雅·釋山》:“多小石,磝。”
·注釋:
·多:有很多,布滿。
·小石:碎石,小塊的石子。
·磝:讀音為áo。這是一個專門用于描述地形地貌的形容詞,特指那種布滿細小碎石的山或土石山。
·現(xiàn)代漢語翻譯:
(一座山)如果布滿了細碎的小石頭,就稱之為“磝”。
二、著作與作者介紹
·《爾雅》:
·性質(zhì)與地位: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詞典,也是儒家“十三經(jīng)”之一,被譽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百科全書?!盃枴笔恰敖钡囊馑?,“雅”是“正”的意思,合起來即指解釋詞義,使語言接近標準、規(guī)范。
·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其內(nèi)容并非由一篇文章構(gòu)成,而是像一部詞典一樣,將詞語分門別類進行解釋。全書共十九篇,《釋山》是其中專門解釋與山有關(guān)的名詞、地貌特征的篇章。其他篇目還包括釋天、釋地、釋水、釋草、釋木等,體系嚴謹。
·成書背景:其成書并非一時一人之作,大致由戰(zhàn)國時期的學者開始編纂,至漢代經(jīng)師們增補完善而成。它是先秦時期知識體系的集大成者。
·作者:
《爾雅》的作者已不可考,正如《漢書·藝文志》所記載,它很可能是戰(zhàn)國至西漢初期的眾多儒生、學者,為了解讀經(jīng)典(如《詩經(jīng)》《尚書》),不斷搜集、整理、增補各類名物解釋而逐步形成的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
三、寓意與解讀
“多小石,磝”這一定義,其深意遠超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