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惠堂西側的窄巷像條被遺忘的傷疤,嵌在兩堵丈高的封火墻之間。青石板路被百年的腳步磨得發(fā)亮,縫隙里積著深褐色的苔蘚,潮氣得能攥出水來——陸野剛踏進巷口,褲腳就沾了層薄薄的水汽,混著墻根霉斑和枯草腐爛的味道,鉆進鼻腔里。他停下腳步,從勘查箱里掏出乳膠手套,指尖劃過手套包裝上的“丁腈材質耐酸堿”字樣,這才蹲下身,目光落在窗下那排廢棄的陶花盆上。
陶盆是民國時期的老物件,釉色早已剝落,盆底裂著細密的紋路,里面的泥土干硬得像塊石頭,只有幾根枯草的根須還頑固地嵌在土里。最靠近窗戶的那只盆,邊緣沾著點淺灰色的泥漬,陸野用指尖輕輕碰了碰,泥漬已經干透,質地發(fā)硬,指甲刮過時有細微的顆粒感。
“小李,把polilight調至450nm波段,重點照花盆底部和青石板接縫。”陸野沒抬頭,聲音壓得很低——這種窄巷里回聲大,怕驚擾了可能殘留的微量痕跡。技術隊的小李應了聲,肩上的勘查包滑下來一點,他趕緊用胳膊夾了夾,從包里掏出polilightpL500多波段光源。淡藍色的光束掃過地面時,原本肉眼難辨的痕跡瞬間顯形:花盆原位置的青石板上,一片直徑約5。2厘米的苔蘚被壓得扁平,邊緣還留著三個不規(guī)則的凸起壓痕,像是被某種硬物支腳反復按壓過,壓痕中心的苔蘚細胞已經破裂,呈現(xiàn)出暗綠色的壞死痕跡。
“陸哥,你看這壓痕間距!”小李的聲音有點發(fā)顫,他趕緊從勘查箱里掏出游標卡尺,小心翼翼地測量,“三個壓痕呈正三角形分布,間距10。3厘米,深度0。2毫米——這絕對是工具支腳留下的,而且是能穩(wěn)定承重的三角支架結構!”
孫建軍湊過來,手里還攥著個印著“縣局食堂”的保溫杯,杯口飄著菊花茶的熱氣。他蹲下身時,保溫杯底不小心碰到青石板,發(fā)出“當”的一聲輕響,嚇得小李趕緊喊“小心”?!盎派?,這老石頭結實著呢。”孫建軍笑罵一句,卻還是把杯子挪到了巷口,“你說這支架支腳,會不會是用青磚做的?你看巷尾那堆破磚,磚面還沾著新鮮水泥。”
陸野順著他指的方向走去,巷尾的排水溝入口堆著幾塊清代青磚,磚面有明顯的切割痕跡,斷口處還沾著灰白色的水泥顆?!突ㄅ柽吘壍哪酀n顏色一致。他用鑷子夾起一點水泥顆粒,放在便攜式光譜儀下,屏幕上立刻跳出成分數(shù)據(jù):“硅酸鹽水泥,含cao62。3%、Sio?21。5%,還有微量的Al?o?——這是現(xiàn)在修繕老宅子常用的p。o42。5級水泥,和思惠堂上個月修繕東廂房時用的水泥成分完全匹配。”
【細節(jié)捕捉(被動)。。。啟動微痕成分分析模塊。。?!?/p>
【檢測對象:窄巷泥漬樣本(編號Sht-001)】
【成分構成:
青磚粉末:主要成分為Sio?58。7%、Al?o?22。4%,F(xiàn)e?o?6。3%,氧化程度符合清代青磚特征(距今約150-180年);
水泥顆粒:p。o42。5級硅酸鹽水泥,與思惠堂2025年5月修繕工程用料一致;
苔蘚殘體:與青石板縫隙苔蘚同源,細胞壁破裂程度顯示受壓時間約為案發(fā)當晚23:00-次日1:00;
金屬碎屑:微量鐵元素(Fe98。2%)、碳元素(c1。5%),疑似低碳鋼材質?!?/p>
【結論:泥漬樣本與巷尾破損青磚、修繕水泥及西窗插銷金屬碎屑成分高度關聯(lián),工具支腳材質推測為“青磚+水泥澆筑+低碳鋼加固”,操作時間與案發(fā)窗口期吻合。】
陸野盯著系統(tǒng)彈出的藍色界面,指尖在膝蓋上輕輕敲著:“嫌疑人應該是在巷尾切割青磚,混合修繕剩下的水泥,澆筑成三角支架的支腳,再用低碳鋼做支架主體——這樣既夠結實,又能就地取材,不會留下明顯的外來工具痕跡?!彼酒鹕?,走到西窗下,仰頭看著窗欞:“長桿工具的長度至少要兩米二,才能從巷口的位置夠到窗戶插銷,頂端應該裝了帶弧度的鋼鉤,用來勾住插銷往外撥?!?/p>
小李已經打開醫(yī)用級硅膠的包裝,將透明硅膠緩緩倒在苔蘚壓痕上,邊倒邊說:“這硅膠得等20分鐘才能固化,固化后能把0。05毫米的痕跡都復刻下來——上次蘑菇案的灶臺縫隙樣本,就是用這個提的?!睂O建軍在一旁看著,突然指著窗戶的格扇:“你們看這宣紙,邊緣有個細微的劃痕,應該是長桿鉤子彈過去時劃的——位置剛好在插銷正下方,高度和我們推測的工具長度對得上?!?/p>
陸野湊近看,宣紙的劃痕約1。5厘米長,邊緣整齊,沒有撕裂痕跡,說明工具劃過的速度很快,而且精準度很高——不是熟悉思惠堂窗戶結構的人,根本不可能一次就找準插銷位置。他正想著,眼角的余光瞥見思惠堂院內的天井里,張守義正攥著塊抹布來回踱步,褲腳沾著的泥漬在青石板上拖出淡淡的痕跡。
“張師傅,過來一下?!标懸俺簝群傲寺?。張守義的身體明顯頓了一下,手里的抹布差點掉在地上,他趕緊用手攥緊,磨磨蹭蹭地走過來,站在巷口不肯進去:“警察同志,還有啥要問的?我早上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