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廳大樓,十一樓的小會議室里,煙霧繚繞。已經(jīng)是晚上十點多,新聞發(fā)布會定于明早九點舉行,但此刻,負責新聞通稿和答問預案的公關處同志,以及陸野、總隊長等核心人員,還在進行著最后的推敲。
“稿子基本沒問題了,重點突出了科技強警、二十年不懈追索,以及告慰受害者家屬?!惫P處的李處長推了推眼鏡,指著投影幕布上的通稿文本,“但在答問環(huán)節(jié),有幾個點需要特別注意。”
他切換了頁面,上面列出了幾個預設的媒體可能提出的尖銳問題:
“一、為何時隔二十年才能破案?是當年偵查方向錯誤,還是存在阻力?
二、兇手劉某僅因另案服刑就被比對出dNA,是否說明我們的dNA數(shù)據(jù)庫建設和應用仍有盲區(qū)?
三、案件是否存在幕后真兇或保護傘?‘德哥’這條線是否會繼續(xù)追查?
四、如何看待受害者家屬長達二十年的上訪與煎熬?”
總隊長靠在椅背上,手指夾著煙,沉聲道:“第一個問題,如實回答。當年技術條件有限,關鍵物證無法有效提取,這是客觀事實,也是時代局限。不存在偵查方向重大錯誤,更不存在阻力,有的是幾代刑偵人從未放棄的努力。這一點,要講清楚,也要體現(xiàn)出我們尊重歷史、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p>
陸野接口道:“第二個問題,可以正面回應。dNA數(shù)據(jù)庫的威力正在日益顯現(xiàn),此案就是明證。數(shù)據(jù)庫的建設是一個不斷完善、擴大的過程,隨著技術進步和樣本庫容增長,未來必將發(fā)揮更大作用。此案的成功,正是對我們持續(xù)投入科技強警的最好回報?!?/p>
“至于第三個問題……”總隊長看向陸野。
陸野心領神會,語氣平穩(wěn)卻堅定:“‘德哥’是案件調查中發(fā)現(xiàn)的新線索,目前正在由相關辦案單位依法核查中。基于偵查不公開原則,暫無更多信息可以透露。但可以明確的是,對于任何違法犯罪線索,公安機關都會一查到底,絕不姑息?!?/p>
這個回答,既保守了偵查秘密,也給外界留下了繼續(xù)關注的懸念,更傳遞了警方堅決打擊犯罪的決心。
“最后一個問題,比較感性,但也最關鍵?!崩钐庨L看向陸野和總隊長。
總隊長掐滅了煙頭,坐直身體,語氣變得沉重:“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面對受害者家屬二十年的痛苦,任何語言都顯得蒼白。我們能做的,就是用行動告慰亡靈,用正義撫慰生者。此案的偵破,是對家屬最好的交代,也是我們公安機關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體現(xiàn)。我們承認過去的不足,更展現(xiàn)今日的擔當?!?/p>
會議室內安靜了片刻。大家都明白,明天的發(fā)布會,不僅僅是一場案情通報,更是一次面向全社會的情感疏導和信心展示。
散會后,陸野沒有立刻離開。他獨自一人走到辦公室的窗邊,望著城市的萬家燈火。系統(tǒng)界面在他眼前悄然浮現(xiàn),【“1999·林城滅門案”偵破】的標識格外清晰,下方還有一行小字:【社會影響力評估:極高。榮譽積分結算中…】。
但他關注的并非這些。他的目光落在那個依舊模糊的“犯罪網(wǎng)絡圖譜”上,“德哥”這個名字,如同一個微小的光點,在代表北口市的區(qū)域隱約閃爍,與之前疫苗案、煤礦案牽扯出的那些灰色線條,似乎存在著某種極其微弱的、尚未建立的關聯(lián)。
“北口……”陸野喃喃自語。這個原本與主線看似無關的城市,因為“德哥”的出現(xiàn),似乎正在被拉入視野。是巧合,還是冰山一角?
他拿起內部電話,接通了重案處值班室:“我是陸野。北口市局那邊關于‘德哥’的排查,有任何進展,無論多晚,立刻報給我?!?/p>
放下電話,他深吸一口氣。明天的榮譽是實至名歸,但刑警的本能告訴他,案件的終結,有時恰恰是更深層次調查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