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句話是當年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說的。
劉海峰走在從教室回宿舍的路上,這個建材學院,雖然沒有什么大樓,沒有什么名師,但是剛才,年紀輕輕的語文老師,卻是他心中的大師。大師的一番話,讓自己回味無窮,受益匪淺。
當然,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說的話,也與自己心中的想法,以及這半年多的做法,簡直是不謀而合。只是語文老師,把自己這半年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做了完美而又精辟的總結(jié)。
還有那個莫言,當年他放羊的時候,當兵的時候,就開始寫作,就開始種下文學夢想的種子。那為什么自己現(xiàn)在,不趁著上大學,趁著有大把的時間,趁著自己身心自由,不做點感興趣,有意義的事呢?
劉海峰心中,冒出了一個想法,他也要開始寫作,像是莫言一樣,開始寫小說。
劉海峰花了十塊錢,買了一個精致的筆記本,每天晚上坐在圖書館,手里握著筆,在筆記本上寫小說。他一邊思索,一邊寫,還時不時的在筆記本上,涂涂畫畫,修改一番。以這種最原始的寫作方式,來寫一部長篇小說,時間著實有些慢,一個晚上,他往往只能寫幾頁紙,加起來也不足一千字。
他寫的這部小說,叫做《那些年我追過的女孩》,這是一部長篇小說。小說名字的靈感,來源于寶島一個,叫做九把刀的作家。當年,九把刀寫了一部小說,叫做《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而后九把刀擔任編劇和導演,將這部小說搬上了銀幕,拍成了電影。
劉海峰還依舊記得,當年讀高中的時候,曾跟同學們?nèi)ミ^網(wǎng)吧,看過這部電影。他在網(wǎng)吧里,邊看邊流淚,哭的稀里嘩啦,那時候就志存高遠:有一天,我也要寫一部小說,寫自己追過的女孩,而后將這部小說,拍成電影。
但那時候,自己在讀高中,沒有時間和精力寫小說,現(xiàn)在高中畢業(yè),上大學了,自己終于有了時間和精力,能好好的寫小說。
九把刀的小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寫的是他年少時候,和其他男生,一起喜歡過的女孩,追求過的女孩沈佳宜。而他劉海峰呢?他當年也有過喜歡的女孩,也追求過,那個叫做呼興華的女孩。
九把刀追他的沈佳宜,我追我的呼興華,誰也礙不著誰,所以劉海峰,給自己的處女座小說,取名為《那些年我追過的女孩》。
班里有個姓侯的同學,聽說劉海峰在寫小說,還在晚自習的課上,借來劉海峰的筆記本,看他寫的小說。
導員卜老師,晚上去班級里查崗,見侯同學在那認認真真的看筆記,還以為他在認真學習,也拿起筆記本看了看,對著侯同學道:“這是什么?小說?你寫的?”
侯同學連忙道:“不是我,是海峰寫的?!?/p>
卜老師扭頭,對著劉海峰笑了笑:“嗯,寫的還不錯,你挺癡情的啊。但是在筆記本上寫小說,太慢了。你可以考慮買個筆記本電腦,在電腦上敲字寫小說,速度要快一些。另外,也可以把小說,發(fā)到一些小說網(wǎng)站,像起點中文網(wǎng)啊,17K小說網(wǎng)啊。這樣才是寫小說嘛,才能有更多的讀者去看嘛,沒準以后,你也能成為一個作家嘛。”
劉海峰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卜老師的一番話,倒是給了他一個不錯的建議。
宿舍里的同學們,幾乎每個人,早就各自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當然,這些同學們置辦筆記本電腦,可不是為了寫什么小說,更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在筆記本電腦上打游戲。因為自己不打游戲,也不會打游戲,更是對打游戲,絲毫沒有興趣,所以劉海峰,遲遲沒有買筆記本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