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尖在藍皮本子上劃下的那道紅痕還清晰可見,陳默卻已不再看它。他合上本子放回保險柜,順手從抽屜里取出一部老式對講機,按下通話鍵,聲音平靜:"南風行動,現(xiàn)在開始。"
蘇雪坐在終端前,聽見這句話,立即調(diào)出港英政府最新的電子產(chǎn)品管理條例。她手指在鍵盤上輕敲幾下,眉頭微動:"上周剛放寬了進口審批,音頻設(shè)備只要通過安全認證就能上市。我們的時間窗口很短,最多十天。"
"夠了。"陳默靠在桌邊,語氣輕松,"他們改政策是因為本地廠商吵著要引進新技術(shù),咱們不過是順水推舟。林晚晴那邊怎么樣了?"
"昨天就到香港了,住在半島酒店。"蘇雪看了眼屏幕,"她說今天上午十點,在中環(huán)街頭做公開演示。"
陳默笑了笑:"正好和王振國落地時間撞上了。一個進,一個出,倒是熱鬧。"
蘇雪抬頭看他:"你不擔心兩邊同時進行會顧不過來?"
"怕什么?"他聳聳肩,"一個過氣間諜頭子,一個當紅女明星,誰更吸引眼球?"
話音剛落,對講機傳來一陣雜音,接著是林晚晴清亮的聲音:"喂,能聽見嗎?我這邊已經(jīng)開始布置了。"
"很清楚。"陳默拿起話筒,"按計劃來,別提專利歸屬,也別扯技術(shù)原理,就說這收音機能聽全國電臺,還能自動搜臺。"
"行啊。"林晚晴笑了一聲,"我還準備了句臺詞——這不是機器,是自由的聲音,怎么樣?"
"太浮夸。"陳默搖頭,"改成這玩意兒不用換電池,插電就能用,實在點。"
"你真是毫無浪漫細胞。"她哼了聲,"算了,聽你的。反正你們要的是銷量,不是掌聲。"
信號斷開后,蘇雪忍不住笑了:"她倒是真敢干。"
"不然怎么讓她去?"陳默走到監(jiān)控屏前,調(diào)出香港中環(huán)的實時畫面。鏡頭里,林晚晴穿著一身剪裁利落的米色風衣,正指揮工人搭展臺。一臺臺銀灰色的收音機整齊排列,外殼上有清晰的中文標識。
"她一個人露面,不怕被盯上?"蘇雪問。
"怕才怪。"陳默輕笑,"她是明星,公開活動天經(jīng)地義。而且她越張揚,別人就越不會想到背后有我們在推。再說——"他頓了頓,"她投的錢可不少,這點風險都不擔,還叫什么合伙人?"
蘇雪沒接話,只是盯著屏幕。幾分鐘后,第一個路人停下腳步,好奇地拿起一臺收音機擺弄。林晚晴立刻上前,笑著說了幾句,那人點點頭,掏出錢包。
"成交了。"陳默抬手看了看表,"九點四十七分,第一單。"
蘇雪迅速記下時間,又打開輿情監(jiān)測窗口。起初只有零星報道,但隨著現(xiàn)場人群聚集,幾家本地小報記者也趕了過來。鏡頭掃過展臺,特寫落在產(chǎn)品銘牌上:"中國制造·專利編號:CN81-0726"。
"有人開始問背景了。"蘇雪指著一條彈窗新聞,"《明報》記者追問她是否與內(nèi)地官方合作。"
"來了。"陳默不慌不忙,"等的就是這一出。"
他重新接通對講機:"林小姐,媒體要是問起來源,你就說——這是你私人投資的科技項目,所有技術(shù)都來自合法授權(quán),合同和付款記錄隨時可查。"
"然后呢?"
"然后告訴他們,你之所以選這個產(chǎn)品,是因為它改變了你對華語廣播的看法。"他頓了頓,"順便提一句,你最喜歡的節(jié)目是《午夜心聲》,主持人聲音溫柔,像小時候媽媽講故事。"
蘇雪愣了一下:"這也能編進去?"
"這不是編。"陳默笑了笑,"是人情味。人家要的是八卦,不是論文答辯。你說一堆技術(shù)參數(shù),沒人聽;你說一個女人因為一臺收音機找回了鄉(xiāng)音,故事就有了溫度。"
對講機那頭沉默兩秒,林晚晴才開口:"你還真懂媒體。"
"我不懂媒體。"陳默靠在椅背上,"我只懂人心。"
信號再次中斷。蘇雪看著屏幕上越來越多的圍觀人群,忽然發(fā)現(xiàn)有兩家外媒記者混在現(xiàn)場,正在拍攝展臺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