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流民潮洶涌而來,他才動了心思,開倉賑濟,招攬百姓。
可惜的是,流民數(shù)量實在太多,即便陳家家底殷實,也快要支撐不住了。
這些日子,他本還在煩惱,那些接連不斷的難民該如何處理。
若是置之不理,恐怕之前辛苦積累的名聲,得損失大半。
可若全盤接收安置,他手里的人力財力也實在有限。
找不到妥善的解決之道,陳家恐怕要被拖進泥潭。
所幸,在他還未想出對策之時,岐黃洞與黑教已然出手了。
這幾日,他們已經(jīng)開始籌備設(shè)立粥鋪,賑濟災(zāi)民。
同時放出消息,說鵝城那邊也在接納難民。
到了那里,有工可做,有飯可吃!
有意引導難民前往鵝城方向。
不出所料,難民的問題大致能夠得以化解。
但問題是,岐黃洞和黑教為何要插手?
又是從哪來的資金來填補這個巨大的缺口,他始終不得其解。
雖說這兩派也有生意經(jīng)營,但談不上多賺錢。
更別提比起倒斗這行的暴利而言,相差甚遠。
按理來說,他們并沒有那么多閑錢用來救濟災(zāi)民。
“岐黃洞和黑教到底從哪弄來的這筆錢?
難道,真的跟鵝城四大家族的事有關(guān)?”
陳玉樓只覺一陣頭疼。
鵝城那邊,四大家族被一鍋端的消息,他也聽說了。
那四大家族在當?shù)乇P踞多年,掌控著軍火、鴉片、勞工買賣等生意,根基深厚。
一夜之間,被新上任的縣長馬德邦連根拔起,這讓陳玉樓頗感震驚。
在他看來,這是幾乎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
畢竟,強龍難壓地頭蛇。
四大家族的實力,他心知肚明。
除非那馬縣長親自帶著軍隊上門,否則根本不可能撼動他們。
而私下里流傳的說法,則是茅山、岐黃洞和黑教動的手。
據(jù)說那天,岐黃洞的岐黃真人和黑教的白真人曾現(xiàn)身鵝城。
而那馬德邦也公開宣稱,自己背后有茅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