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不情之請
易水南,袁紹中軍營寨。
周瑜乘簡陋的雙輪戰(zhàn)車而來,道路濕滑,還是結構簡單的雙輪戰(zhàn)車更耐用,兩匹挽馬拉載,也更容易脫困。
但乘載體驗很不好,周瑜沒法坐在車上,他只能站在車廂內(nèi),雙手抓著前廂護板。
在這二月初春時,周瑜面容白皙無須,明亮目光打量、審視沿途的袁軍吏士。
這些袁軍吏士也在爭相瞻仰周瑜的英姿,無不贊嘆周瑜英武帥氣。
近年以來,因各方使者往來密切,宴席之際相互評比,弄出一個‘四君’。
以姿貌氣質(zhì)、文武才器為評選標準,榜首之人自然是反賊趙基;其次就是齊侯、鎮(zhèn)東大將軍、青州牧孫策。
排在第三的是鄴侯、大將軍、冀州牧袁紹之子袁尚;屈居末席的則是周瑜。
趙基對這個榜單毫無興趣,河北人馬頗好此道。
甚至廣大的河北吏士樸素的認為,那位齊侯孫策能排列次席,全賴其地位使然。
新的四君區(qū)別于老版本的‘三君四長八俊’,四君版本里也開始評選各方良將、能臣,排名方式也都不同。
例如趙基這里,徐晃、趙云、馬超、甘寧、張郃被稱之為當世五兇;袁紹麾下的顏良、文丑、高覽、焦觸被勇冠三軍,被稱之為四庭柱。
而田豐、沮授、逢紀、郭圖、審配、許攸則位列六賢士,另有四能臣、四上將之類。
這是一份河北人主謀推廣出來的名單,孫策這邊的文武干臣也被列了個名單。
是以,周瑜抵達袁紹中軍營寨時,聞訊圍觀的袁軍吏士充塞道路兩側。
周瑜見此又怎會怯場,一手抓著護欄,另一手對左右擺動,向那些呼喊聲最強烈的袁軍吏士擺手。
氣氛熱烈,周瑜也是英氣勃發(fā),頓生慷慨之意。
抵近袁紹中軍轅門,附近執(zhí)勤吏士彈壓之下,這種喧嘩聲浪才緩緩降下去。
中軍營帳正對著轅門,相隔一百二十步。
袁紹聞聲出帳,望著轅門前下車,穿戴鎧甲外罩青白二色文武袖的周瑜,不由出神。
身邊許攸望見周瑜風采,撫須贊嘆:“真不愧是美周郎,英武俊美不亞公之少年時也。”
“子遠過譽了。”
袁紹立刻擺手:“我不及美周郎多矣,遙想當年這般年紀時,不過為濮陽長。后受父母之喪,除冠六年,再出仕時,已是壯年?!?/p>
壯年之時的姿貌,怎么能跟青年時比較?
人雖然有個體的差異,可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越老皮相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