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進化之眼有沒有女主 >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燕國公!(第1頁)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燕國公!(第1頁)

            白曉文不過十日,就平定西涼,生擒馬超!

            消息傳回鄴都,大司馬府百官無不歡喜。朝堂上的百官,則是敬畏有加。

            董昭便提出封賞之事,上表請封白曉文為“燕國公”,并授予諸多特權。

            這并不是巧合。

            在演義之中,就是董昭首先提出,要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以彰顯功德,顯示和其他臣子不同的身份?,F(xiàn)在只提封國公,沒有加九錫,已經(jīng)夠意思了。

            群臣除了少數(shù)幾人低頭不語之外,大部分人都表態(tài)贊同。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朝堂官員,都是白曉文從許都挾持過來的,相對而言,骨氣比較軟。

            那些骨頭硬、不愿意隨駕遷都的,都被皇帝當做曹操黨羽,下令殺掉了。

            當初白曉文自己不下令,而是讓皇帝劉協(xié),下令誅殺大臣,現(xiàn)在就收到了成效,進一步降低了朝臣對于皇帝的忠誠度——雖說原本的忠誠度就不高。

            只有一個官員反對此事,并付諸行動。

            不是別人,正是光祿卿、尚書令荀彧。

            但是,荀彧并沒有在朝堂上提意見,而是寫信給白曉文,勸諫他不要這樣做。

            在班師途中,白曉文收到了荀彧的來信。他閱讀之后,又傳示給白凰戰(zhàn)隊的幾名隊友觀看,沉思不語。

            “荀彧在演義之中,就曾勸阻曹操自封魏公。他現(xiàn)在勸阻你自封燕國公,也是情理之中?!眴倘镎f道。

            李淑儀說:“我讀演義的時候,就覺得荀彧這個人很奇怪啊。你說他忠于皇帝,可是在皇帝認劉備做皇叔的時候,又向曹操打小報告,勸曹操提防;可要說他忠于曹操,偏偏又阻止曹操自封。挺矛盾的一個人。”

            白曉文說道:“這不奇怪,荀彧并不是忠于皇帝,也不是忠于曹操;他只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的理想,是曹操做伊尹、周公!他作為曹操屬官,也可以名垂青史。當現(xiàn)實和理想沖突的時候,他不會委曲求全,所以才釀成了演義中的悲劇。”

            “演義之中,曹操給了荀彧一個空食盒,荀彧因此服毒自殺。你準備怎么做?”

            白曉文說道:“曹操多疑,以為荀彧不助自己,就會去助漢室。荀彧我是舍不得殺的,不過也不能遷就他的意志。我已經(jīng)查過,稱帝對于大一統(tǒng)的貢獻加分很重,我是不可能放棄的。而要稱帝,封公、封王,是必備的前戲?!?/p>

            對于荀彧的來信,白曉文的做法是冷處理,使了一個“拖”字訣,不予理會;另外派遣使者去鄴都,賞賜董昭白璧一對。

            董昭明白了白曉文的真意,自是聯(lián)絡群臣,催迫皇帝。

            白曉文回到鄴都之時,皇帝排出鑾駕,率領百官出鄴城迎接。

            詔書封白曉文為燕國公,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封號為“燕”,是因為白曉文從幽燕之地起兵;后面三項特權,也各有說法。

            古代大臣入朝覲見皇帝,為了表示尊敬,要低頭小步快走入朝,這就是“趨”;“入朝不趨”,就是不需要快步,可以大搖大擺地登上朝堂。

            覲見皇帝時,也有一套程序,司儀官會喊出“大司馬、領冀州牧袁熙,參見陛下”,要帶上姓名;古代直呼姓名,只有當其中一方是上級長輩時才能這么做。

            現(xiàn)在詔命“贊拜不名”,就是不再帶上姓名,只以官職稱呼。雖然看上去很微小的改變,但卻折射出皇帝和大臣之間,隱隱有了平起平坐的意思。

            最后一個“劍履上殿”,就是可以穿鞋佩劍,上殿見天子。這同樣是一種優(yōu)待和殊榮。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