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軍大營。
白曉文只帶著幾名隨從,來到了袁尚軍前。
有軍士前來,請白曉文入內(nèi)。白曉文說道:“我有天子親筆詔書,速速通報,讓袁尚出迎接詔!”
袁尚聽了這個消息,也是無可奈何,只能出迎。
在這個時代,天子詔書,其實還是有分量的。畢竟是忠孝節(jié)義為主基調(diào)。
當(dāng)初曹操掌握天子之后,以天子名義發(fā)詔,斥責(zé)袁紹只顧自己爭奪地盤,絲毫不顧及朝廷安危。
袁紹雖然生氣,但也沒辦法,只能上表申辯。
后來衣帶詔流傳出來,袁紹才有了對抗曹操的大義旗幟。
從這一事件,就能看出天子詔書的分量,在李傕、郭汜等亂軍眼中不值分文,但在渴望保留好名聲、得到各州世家歸附的諸侯眼中,卻是天下權(quán)柄所在,重于千鈞!
袁尚出迎,白曉文身邊,新任尚書仆射(yè)董昭,宣讀詔書。
詔書內(nèi)容已經(jīng)在冀州宣讀過一次了。
這次宣讀的重點,除了白曉文的大司馬、冀州牧身份之外,還有袁尚、逢紀(jì)、蔣義渠、張郃、高覽、沮授等等黎陽軍、官渡軍將的封賞。
袁尚聽到自己被封為右將軍,比“袁熙”低了兩個大官階,心中老大不爽。但在這一形勢下,他只能先拜領(lǐng)詔書。
袁尚只在心里暗想:【待我拿住你之后,直入鄴都、掌握天子,想封什么還不是我自己說了算?!?/p>
宣讀詔書完畢,袁尚上前,與袁熙敘兄弟之情。
“二哥此來辛苦,弟已備下酒宴,請二哥入內(nèi)。”
袁尚生怕煮熟的鴨子飛了,目視蔣義渠。
原本蔣義渠應(yīng)該命親兵簇?fù)?,把“袁熙”擁入中軍。不過,蔣義渠卻是有些猶豫,沒有立刻下令。
袁尚心中暗怒,好在他這些天也不是在做無用功,從官渡潰兵軍將里,還是籠絡(luò)到了幾個武將。
在袁尚的暗示下,有兩員官渡敗將,馬延、張??(yǐ)率領(lǐng)數(shù)十名親兵,跨出兩步,站在了白曉文一行四人的側(cè)后方。
這兩步距離,卻讓原本兄友弟恭,和睦融融的氣氛,完全消失殆盡。
白曉文笑道:“為兄既然來了,豈有過門而不入之理?”整理衣冠,欣然入內(nèi)。
不過在入席之前,卻有兩名袁尚的親隨小校上前,請白曉文和隨從將兵器解下。
這下子,就連馬延、張??等將,都有些腹誹,微微皺眉。
白曉文雙手一拍,笑道:“兄弟相見,何須帶刀?”
站在白曉文身后的李淑儀、韓旭,也都攤開雙手,示意自己沒有攜帶兵刃。
袁尚還不放心,一旁的逢紀(jì)說道:“請二公子、董尚書入主席。兩位隨行將軍,且去偏帳飲宴。”
不要怪袁尚這么小心謹(jǐn)慎,實在是人的名樹的影,白曉文單騎定遼東,這件事已經(jīng)越傳越廣了,他怎敢不做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