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旁邊的季玉金教授說道:“你把攝像頭角度調(diào)整一下,讓我看看這座宮殿的全貌?!?/p>
“好嘞?!卑讜晕囊姥哉兆?。
季教授的要求很細致,不僅讓白曉文調(diào)整鏡頭,還拉近觀看了宮殿的簷角、廊柱等等細節(jié)。
“從建筑風格上看,應該是隋唐時期,”季玉金教授說道,“古華夏的建筑風格,粗略可以分為秦漢、隋唐、明清三個大階段,隋唐的建筑算是承上啟下,表現(xiàn)特點就是造型渾厚,裝飾華麗,既有秦漢的質(zhì)樸剛健,又融合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浪漫主義元素……”
“……到了明清,古華夏建筑風格終于趨向成熟。明清建筑繼承了前代的理漫元素,但又有新的突破……”
白曉文不知道,季教授是怎么從一座宮殿的外觀看出它的朝代的,不過這并不妨礙,白曉文心中升起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看到季教授滔滔不絕,大侃特侃,白曉文趕緊說道:
“季教授您歇一歇,我替大伙兒謝謝您吶。”
旁邊蔡安民接口說道:“如果是隋唐時期建造的宮殿,那么很有可能是楊廣本人所建。因為楊廣的父親楊堅生性節(jié)儉,后來的唐太宗,吸取了隋亡教訓,也務求簡樸,沿用的都是隋朝舊宮。楊廣就不同了,經(jīng)常外出巡幸各地,每到一地都大建離宮、行宮,這座宮殿沒有定名的匾額,應該就是他建的行宮之一?!?/p>
“那這首詞,缺的是哪些字?”大致弄清楚之后,白曉文把鏡頭重新對準了青銅門上的步虛詞。
“我看看,”蔡安民停頓了一會兒說道,“第三句,‘八行分寶樹,十丈散芳蓮’,缺失八、十這兩個字;第六句‘冠法二儀立,珮帶五星連’,缺失二、五這兩個字;第九句‘回旗游八極,飛輪入九玄’,缺的是八、九兩個字?!?/p>
“八、十、二、五、八、九?!?/p>
白曉文看向下面的青銅圓盤,微微沉思之后笑道:“我懂了?!?/p>
“你懂什么了?”不僅是在現(xiàn)場的眾人,就連連線專家,小姑父蔡安民、季玉金教授,都是一臉懵。
“你們看,這門上的青銅圓盤,共分三個圓環(huán),不就是代表三個有缺失的句子?”
在了解過步虛詞的內(nèi)容之后,如何解謎,就是白曉文的強項。他指著青銅圓盤說道:“其實每句中缺失的數(shù)字,就是一種密碼。這青銅圓盤是可以轉(zhuǎn)動的,只要按照順序,轉(zhuǎn)動相應的刻度……應該就可以打開大門?!?/p>
“每一句缺失兩個數(shù)字,也就是要有兩種不同的轉(zhuǎn)法了?那應該是先順時針,還是先逆時針轉(zhuǎn)呢?”蔡安民問道。
“古華夏有左右尊卑的觀念,秦漢之前尊右,隋唐之后尊左。以此推論,應該是從右向左轉(zhuǎn)動為先,也就是順時針為先。至于詩句對應的青銅環(huán),應該是從外到內(nèi)的順序?!?/p>
說到這里白曉文又皮了一句:“對了,這扇大門也不知道存在多久了,有沒有年久失修,萬一打不開,也不能賴我?!?/p>
“……”
滕青嘴角抽搐,到底是不滿二十歲的大佬,這么皮的嘛。
左洪亮等年輕的特戰(zhàn)隊戰(zhàn)士,都吭吭吭地笑,倒是和白曉文感覺親近了一些。
眾目睽睽下,白曉文轉(zhuǎn)動青銅圓盤。
外環(huán),先順時針轉(zhuǎn)八個刻字,然后逆時針轉(zhuǎn)十個刻字。